WHAT'S UP BOLD

開往 Oxford 的魔法列車 — 妙麗重返校園了!

妙麗即將登上開往 Oxford University 的快車重返校園了! 現年 33 歲的 Emma Watson 報讀了該校的兼讀碩士學位,主修創意寫作。她曾在今年四月時接受 Financial Times 訪談時透露,她在疫情 lockdown 期間開始寫詩,啟發了她對寫作的熱愛,並以愛、友誼和親密關係等主題創作散文。 她穿著黑色禮袍、白襯衫和黑絲帶,於上週六在 Oxford 的 Sheldonian Theatre 低調地出席了正式的入學典禮。當中一名學生更開玩笑說:「這是我自從 Harry Potter 電影以來,第一次看到她穿著禮袍。」 多虧了電腦魔法,她每年只需親自前往大學四、五天,其餘課程則可以於線上完成。 其實 Emma 跟 Oxford University 一直有著淵源,她從小在 Oxford 長大,早於 2011 年於美國 Brown University 就讀英國文學學士期間,曾到 Oxford University 的 Worcester College 攻讀了一年的本科課程;而且在 2016 年,因著 Beauty and the Beast 的角色讓她成為該校的 Lady Margaret Hall 的訪問學者,並被邀請參加辯論和學院的演講。 當年在 Harry Potter 拍攝開始前,導演要求三個小演員(哈利、榮恩、妙麗)為角色寫一篇人物小傳 — Daniel(哈利)大概寫了一頁、Rupert(榮恩)根本沒寫,而 Emma(妙麗)則寫了厚厚的一疊!這後小插曲一直流傳了多年,大家都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選角眼光。而在片中飾演女學霸的 Emma 在現實中也同樣厲害,她於 2008 年的 A-Level,取得英文、地理及藝術三科 A的成績。雖然大學時曾因拍電影而數次中斷學業,但繼續進修的決心似乎從來都沒有...

#一個女仔去留學 — Red is Polly

我將不再是亂拍亂剪一通的 creator,我想做專業的 wildlife filmmaker! 容我簡單而隆重地宣布,旅遊 YouTuber #RedisPolly 要去留學啦! 由 2017 年富士山系列,到 #一個女仔 去非洲大草原、去南極冰川、去中南美⋯⋯ Polly 這六年間帶著大家走遍許多冷門的旅遊國家,一手是攝影裝備,一手是行李,面對著鏡頭,把世界角落的風景都剪進了她的旅遊影片中。當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個她會到訪的國度,在十月初,她向觀眾們坦言,她已經到英國開始讀碩士課程了! Polly 選擇的是 UWE Bristol 的 MA Wildlife Filmmaking,名符其實就是學習野生動物攝製。這個與英國 BBC 自然歷史部(NHU)合作舉辦的課程,務求讓學生於修畢課程後具備技能、經驗和知識,可滿足從網絡到廣播的所有製作領域的初級職位需求。熱愛野生動物的她最受看Discovery Channel 和 BBC 的紀錄片(也愛看《獅子王》),她曾到南非當動物義工,跟獅子老虎大象近距離接觸,絕非只有「喜歡」這麼簡單。 近年不乏獨遊的女 vlogger,Polly 之所以在云云之中脫穎而出,除了因為所到之處夠獨特,也因著她一直堅持的高質素製作,不少網民也大讚她的影片可媲美電視台的旅遊節目。雖然如此,她卻自知自己的不足,她不曾受過專業的訓練,剪片拍片純粹靠自學。作為第一個香港人報讀這個課程,Polly「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在出發前做足資料搜集,另一方也想著自己的創作即將成為其他國家人士對香港人的觀感。 當這個年代人人都可以拿起手機拍片,人人都有機會成為 YouTuber,Polly 仍然很認真對待自己的製作。她不想當個「亂拍亂剪一通的creator」,她想繼續進修,真正成為「專業的...

《50 60 70》張艾嘉 (2023)

2004 年,張艾嘉執導的電影《20 30 40》成為當年唯一一部入圍柏林影展競賽部分的華語片,這部浪漫喜劇描寫了二十歲的李心潔、三十歲的劉若英及四十歲的張艾嘉三個年齡階段的女性三段不同的情感故事,反映了不同年代女性的掙扎和蛻變。電影上映將近 20 年,仍然被視為女性電影的經典,同時成了張艾嘉自導自演的代表作。 入行半世紀,張艾嘉今年 70 歲了。許多與她同輩的女星都早已退下火線、踏入享受人生的階段,然而對她來說,「人到了這年紀還能繼續工作,反而覺得很幸福。」 假如今天她要開拍《50 60 70》,這大概可以製作成一齣紀錄片,劇本經已準備好了。 50 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正值 50 歲的張艾嘉拍了《20 30 40》,《時代》雜誌曾報導她為「這位資深藝人可能才剛臻至黃金時期;張艾嘉一直不斷地往上爬,是名副其實的東方藝人,堪稱是永不褪色的旭日。」這段形容彷彿揭示了張艾嘉往後至今的人生,她早已把演員這個職業與人生緊緊繫在一起。2001 年電影《地久天長》開拍前,她的兒子在上學途中被綁架,事件轟動一時。雖然此事對她造成一大打擊,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辭演,反而以專業的態度繼續拍攝,演出一名照顧血友病兒子的堅毅母親,結果憑此角再次奪得第 21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在《20 30 40》一個宣傳的訪問中,記者希望她為自己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作一個小總結,她真誠地分享:「幸虧我自己不是一步登天的人,也不是所謂的偶像派,所以我特別用功特別勤奮,一步一步地做到今天,我很開心。我也不是什麼美女,只知道演戲對我很重要,自己一直都很嚴厲地去對待演藝生涯,我不是做十年八年賺完錢就拍拍屁股走人,我希望電影會是我的一生一世,電影和感情對我都是不可缺的。」 60 我一輩子都在解決問題⋯⋯不一...

她能在黑夜,給我太陽 ─ 獻給潘迪華

關於老上海的流金歲月,也許你會想起夜總會裡搖擺的爵士風味、以西方音樂編曲的華語老歌、輕快復古的 Charleston Dance、幽幽地邊問著《何日君再來》,一邊《等著你回來》⋯⋯ 秋夏交際,在 M+ 以宋懷桂之名策展的同時,CHAT 六廠拋出了另一條問題:誰是潘迪華?這兩位生於 1930 年代的中國女性皆擁有傳奇一生 — 一位被尊稱為「宋女士」,另一位被親切地稱為「潘姊姊」;前者同時擁有「藝術先峰」、「商界精英」、「文化大使」及「時尚教母」的身份,而後者被譽為「在香港以外最知名的香港歌手」。這兩位女性在五、六十年代都被視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推手。 潘迪華出生於上海,於 1949 年移民香港。在正式成為歌手之前,她曾在夜總會擔任歌女。她是個骨子裡的上海淑女,她原名叫潘宛卿,她偏愛用洋名Rebecca Pan。潘迪華與李小龍是摯友,當年李小龍於《精武門》中的一句「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讓民族主義頓時抬起頭來;與此同時,潘迪華深切體會到中國的文化藝術尚未強大,一直期望將中國的音樂文化帶入西方。 潘迪華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加入歌壇,她於六十年代是香港首位簽約英國 EMI 的歌手,出版《中曲西詞》專輯,把多首中文歌曲配上英文歌詞。「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有一日,中文歌曲可在國外飄揚。」她如是說。60 年代,潘迪華被稱為「旅行歌手」,代表香港走遍世界各地演唱,真正的唱好香港。她的首張唱片中就曾記述這樣的一段往事:「她除擅國語﹑英語歌外﹐又兼唱日本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法蘭西語﹑馬來語﹑阿拉會語﹑暹羅語等歌曲﹐是一位更國際化的歌星。當她唱一首當地人士不熟悉的歌前﹐先用英語解釋其內容﹑然後引吭﹐又怡以動作來配合。」她身穿旗袍,即使在外國演出,也不僅僅為了迎合當地觀眾而演唱外語歌曲,反而將華語作品帶到當地,作為一名歌手,她一直專注於推廣自己國家的文...

2023 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 社會記者大戰新晉填詞L

2023 金馬獎入圍名單公佈!四部港產片皆獲提名,其中又以兩名香港新生代女演員 — 余香凝和鍾雪瑩角逐影后之位最為矚目:《白日之下》和《填詞L》(原名《填詞撚》)兩部港產片乍聽之下已知風格迥異:一齣以社會公義為題材,另一齣則以喜劇形式勾劃追夢少女的成長;兩位演員於電影中的形象和演繹更是截然不同:一個是眼底滲著沉重的記者,一個是初出茅蘆、熱血當頭的填詞人。偏偏,兩個差天共地的角色都有著同一股反叛基因,為了自己一套原則勇往直前⋯⋯ 你又屬於哪一個陣營? 《白日之下》 從每個記者口中聽到的都是不放棄,想報導真相。 余香凝 由余香凝飾演的偵查組記者曉琪為揭露殘疾院舍監管問題不惜潛入殘疾院舍「彩橋之家」,把裡頭發生的殘酷景況暴露於日光之下 — 院舍的監管問題、記者在劣勢下堅守的良知,虐待事件背後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剛誕下二胎的 Jennifer 日前得悉入圍最佳女主角時激動表示:「我知道坐月子不能哭,但我真的要哭了!」 電影改編自社會真實事件,Jennifer表示情節當中揭露種種於殘疾院舍裡發生的問題,讓她在拍攝期間心情沉重。的確,近年有不少香港電影皆取材自社會上鮮為人知的問題或基層困境,究竟能否參照韓國電影般於上映後引起社會討論,從而扭轉現況?抑或像《白日之下》的預告中所言,即使有迴響,仍然改變不了這個世界? 《填詞L》 ⋯⋯謝謝廣東歌,黃鐦黃綺琳(監製、導演)剛剛約了我今晚食燒肉,就像當初叫我一起拍電影如此即興又認真,我會多吃幾塊 ! 鍾雪瑩 鍾雪瑩飾演的高中女生羅穎詩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因誤信師長的「讒言」而立志要當填詞人,十年間為了堅守使命奇招百出,誰知她在一波三折的夢想路上非但當不上「填詞人」,反而淪為「填詞撚」 — 夢想很遠,包袱很重。正如導演所說,這是一個「我為了成為填詞人所做過的那些戇鳩事」的故...

踩入江麗娜的南半場

你一定認識唐寧,但你認識江麗娜 (Leila) 嗎? 如果你一直有留意她的動向,她近年已經逐漸淡出影視界,幾年前結束了一段七年的婚姻,2022 年尾也決定離開香港移居至紐西蘭。唐寧早就不再是唐寧,而是做回江麗娜了。 離開,也許不是一時三刻的決定。Leila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物色開展新生活的地方,而最終選擇了紐西蘭。於一個陌生的國度中,她形自己正過著「半遊牧+讀書+裝修生活」,並在 YouTube 開始製作一系列以「踩入南半場」為題的短片,介紹當地文化、紀錄生活點滴、帶著狗狗於異國上山下海(小小的貴婦狗有著霸氣的名字 — 藏獒)。她於影片中特別標明:「童顏並非防腐,只是保持著初心」,她在鏡頭前經常以素顏示人,穿著休閑的 T-shirt 牛仔褲,留著一頭俐落的短髮。卸下女演員的光環後,她依然散發著一種自然美。 「尋回江麗娜」之旅 人人都稱她為「童顏女神」,大讚她幾十年來外貌跟小時候始終不變,其實女神卻只想優雅地老去。打從 5 歲就踏進了演藝圈,作為童星,她從小就學懂「聽話」— 聽導演的話,她習慣飾演著不同的角色。在理應要塑造自己性格和特質的成長過程中,她反而從來沒有建立過一個真正的自己。於是 41 歲的她,在這個算不上年輕、又沒那麼年長的階段,開始反思自己想要的,展開了一段「尋回江麗娜」之旅。 許多人會對演員的生活充滿好奇,Leila 入行多年,卻對一般人的「正常人生」有著無限憧憬 ,她好想試試校園生活,好想彌補小時候因演藝事業而放棄的學習機會。人在異地,她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 — 「我要考IELTS」!她形容自己「用了三十五年的時間維持著小學三年級的英文程度」,卻挑戰自己重新學英文,用八個月時間考IELTS。粗略估計,普遍的 IELTS 考生為了到外國升學,都介乎中學畢業至升大學的年紀(也就是十八歲)(當然也有在社會工作數...

【SS24米蘭時裝週】冇時間諗標題 睇內文 | AVAVAV | 1st draft | Ad hoc

“NO TIME TO WRITE”  多謝觀看……等等!!!!!!小編只是開個玩笑。 本季SS24米蘭時裝週進行得如火如荼,在最後一天就由意大利新銳時裝品牌AVAVAV壓軸登場,這個壓軸卻成了史上最慌亂的時裝秀,聽說模特兒連衣服都還未穿好就要衝上T台,配件掉落、衣服破掉、凌亂的妝容髮……還要用跑的方式走T台,簡直是大鬧時裝週現場!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VAVAV(@avavav)分享的貼文 這場時裝秀絕對是地球上所有設計師的惡夢,在開場時之前,就有工作人員上台貼上 ”AVAVAV” 的品牌名字,但卻是以3張廉價的MEMO紙寫上大字就完事,最後發現多貼了一張,工作人員又衝上台撕走。 好戲在後頭,所有模特兒都是「匆匆的我走了,正如我匆匆的來」,連妝髮都未來得及整理或轉換,甚至衣服都還未穿好,就又再一次衝上T台跑一轉。 有些模特兒甚至連衣服也沒有,以膠紙圍繞就出場。就連印有 ”ADD BACK ? ”、”ADD SHAPE” 等等註解的半製成作品也被搬上T台,真叫人匪夷所思……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VAVAV(@avavav)分享的貼文 這一場史災級別的拆台秀其實是 AVAVAV 創意總監 Beate Karlsson 是次為 SS24 米蘭時裝週的設計主題 ”NO TIME TO DESIGN. NO TIME TO EXPLAIN.” 。以趕頭趕命的演繹方式,諷刺設計師們為趕一季又一季的時裝週行程,赤裸呈現時裝界日常病態。Beate Karlsson 就是要告訴大家「進度趕不上行程」,以有限時間之內趕工,這種程度也叫合理吧?好吧,小編都要快快交稿趕下一篇文章了.....再見~ 圖片...

程小雅三戰亞運 望再突破自己紀錄 陳佩琦傷患恢復 再戰接力賽狀態佳

杭州亞運賽事熱烈進行,香港運動員屢獲佳績的好消息讓人特別興奮,我們要繼續為準備出賽的運動員打氣﹗ 9月29日是田徑項目比賽的開始,打頭陣的有競步項目,緊接下來有講求合作、爆發力的短跑、接力賽等等。第三次參加亞運的女子競步運動員程小雅於賽前分享,她的備戰準備充足,亦對自己有信心,期望以目標成績 — 至少 Top 8,刷新自己以往的紀錄,創新 Seasonal best。 想有突破就不能放棄新嘗試,以及累積各種比賽的經驗。小雅回憶述說,在今年四月時,她於日本石川輪島第107屆日本陸上競技選手權大會的 35 公里公組別賽事中,當時比賽時風勢頗大,而受天氣影響,進行賽事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最辛苦係 35公里,繞 35個圈真係好漫長。順利完成 20 公里後,到 27 公里時突然時間漫長到有啲『懷疑人生』,忍唔住諗咗一吓自己點解會參加咗。」去到最後路段,她突然留意到賽場的時鐘,透過提醒自己目標每一公里保持5分鐘,她立刻打起精神,決定『與時間鬥快』,每一次經過賽場的時鐘便在內心扣5分鐘,,她最終以2小時59分32秒獲得季軍,並打破香港紀錄。」 想不到會運動員也有跑到「懷疑人生」的時候,但懷疑過後她依然繼續自己的步伐,更找到讓她堅持下去的秘訣,巧妙的變通,想必這也是她能屢創佳績的過人之處。 她補充指,35公里訓練需要身心刻苦的訓練,而最近在澳洲挑戰的 150 公里競步訓練,就要求更高的體能消耗,亦讓她一度感到頗為疲累,亦需要相應的治療恢復身體狀態。「食好啲,食健康啲,瞓好啲。」也是她分享最簡單直接的治療方法。 「喺外地聽到廣東話鼓勵特別溫暖」 相信幾年前疫情開始,對不同運動員都是新的考驗,也有讓運動員感到無力感的時候。小雅憶述在 2021 年東京奧運時因應疫情下的措施,運動員團隊也有人數限制,程小雅的團隊只有一位教練及一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