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d Story

【WHY NOT BOLD】港產靚PAT PAT﹗ 電臀舞團「港股」代表 — Kimberly專訪

https://youtu.be/sDJl4cYGXa4 老一輩經常話「 PAT 大好生養」,現今女生就話「 PAT 大難影相」,現代年輕人特別介意自己的身型,更希望像韓團女生一樣高挑纖瘦。相反,有人因為「 PAT 大好生養」一句說話,給予屁股滿滿的自信,開始了她用「屁股佂服宇宙」之旅,更「臀」聚愈來愈多靚 Pat Pat ,組成電臀舞團「港股」,她就是「港股」團長—Kimberly。 在接觸電臀舞( Twerking ) 之前,Kim 已經跳了多年 Hip Hop 街舞 Locking ,是一位帥氣活潑、型格搞鬼的街舞 Locker,而約在七、八年前接觸電臀舞,Kim可以說是一跳愛上。 「我覺得身體咁多個部位可以運用,偏偏電臀舞重點放喺我哋幾乎好少會Focus嘅 Pat Pat係好有趣。加上由細到大媽咪都話我 PatPat 大好生養,唔好嘥吖個身體係我嘅,而且我仲係啦啦隊競技運動員,好多Tricks都可以巧妙咁用喺電臀舞舞蹈編排入面,索性將身體用到盡﹗最後就變咗專攻電臀舞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港股 TwerKUSH(@gong2gu2)分享的貼文 衣著少布等於賣弄性感是常見誤解? 無論世界各地或者香港,於十多年前不少人對於比較小眾的電臀舞都存有各種誤解。其實電臀舞的起源來自非洲民族舞蹈,與現代電臀舞最接近的是西非象牙海岸部族舞蹈 Mapouka,Mapouka舞蹈動作是集中於臀部,以擺動臀部慶祝成人禮、生育、結婚等重要場合,是一種展示美態的舞蹈。後來大西洋奴隸貿易,Mapouka 等非洲民族舞蹈傳入美國、歐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等。 傳入美國等地之後後,由於電臀舞著重擺動臀部動作,經常被脫衣舞者、或是夜店舞者採用,加上跳電臀舞衣著較「少布」,令人大眾容易誤解電臀舞有性...

踩入江麗娜的南半場

你一定認識唐寧,但你認識江麗娜 (Leila) 嗎? 如果你一直有留意她的動向,她近年已經逐漸淡出影視界,幾年前結束了一段七年的婚姻,2022 年尾也決定離開香港移居至紐西蘭。唐寧早就不再是唐寧,而是做回江麗娜了。 離開,也許不是一時三刻的決定。Leila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物色開展新生活的地方,而最終選擇了紐西蘭。於一個陌生的國度中,她形自己正過著「半遊牧+讀書+裝修生活」,並在 YouTube 開始製作一系列以「踩入南半場」為題的短片,介紹當地文化、紀錄生活點滴、帶著狗狗於異國上山下海(小小的貴婦狗有著霸氣的名字 — 藏獒)。她於影片中特別標明:「童顏並非防腐,只是保持著初心」,她在鏡頭前經常以素顏示人,穿著休閑的 T-shirt 牛仔褲,留著一頭俐落的短髮。卸下女演員的光環後,她依然散發著一種自然美。 「尋回江麗娜」之旅 人人都稱她為「童顏女神」,大讚她幾十年來外貌跟小時候始終不變,其實女神卻只想優雅地老去。打從 5 歲就踏進了演藝圈,作為童星,她從小就學懂「聽話」— 聽導演的話,她習慣飾演著不同的角色。在理應要塑造自己性格和特質的成長過程中,她反而從來沒有建立過一個真正的自己。於是 41 歲的她,在這個算不上年輕、又沒那麼年長的階段,開始反思自己想要的,展開了一段「尋回江麗娜」之旅。 許多人會對演員的生活充滿好奇,Leila 入行多年,卻對一般人的「正常人生」有著無限憧憬 ,她好想試試校園生活,好想彌補小時候因演藝事業而放棄的學習機會。人在異地,她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 — 「我要考IELTS」!她形容自己「用了三十五年的時間維持著小學三年級的英文程度」,卻挑戰自己重新學英文,用八個月時間考IELTS。粗略估計,普遍的 IELTS 考生為了到外國升學,都介乎中學畢業至升大學的年紀(也就是十八歲)(當然也有在社會工作數...

【WHY NOT BOLD】非.典型女主角 — 專訪 JW 王灝兒

你第一次認識的王灝兒,是怎樣的王灝兒? 是20歲時唱著 “Yes I belong to you” 的神秘女聲?還是那位矛盾一生的 JW?《聲夢傳奇》的歌唱導師?抑或是《欺詐劇團》中的卓欣欣? 「偶像」、「歌手」、「演員」,你認為哪個身份最適合形容你?她說,她是個 entertainer。這個字相當的中性,也相當謙虛。「我喜歡唱歌,唱歌時我在娛樂我的觀眾;演戲時我的表演也是為大眾提供一種娛樂。」 三年前,她上了彭秀慧的戲劇課,才發掘了自己的演戲靈魂。「唱歌是很獨立的一件事,但當我演戲時,可以與許多人一起無顧慮地交流,那是從未試過的有趣。」然而,她也深知這並不容易,「我好想找到一個機會成為演員。」然後,直到 2020 年,她轉投星夢娛樂,全因她大喊的一句:「我好想演戲!」 如果你有留意她上節目、做訪問,她的情緒很快「到位」,尤其說到自己的演員夢,她很容易便說到紅了眼。人人都說她真性情,甚至太真性情,這種毫無掩飾的性格完全不像是「吃這行飯」。當你以為簽入 TVB 後便能確保你的演員路,JW 坦白地說,從來沒有人向她保証過一定有戲可拍,「我 take 了一個很大、很大的 risk,然後告訴自己,okay I’ll try,I’ll put myself there,如果有(機會)就好了,沒有(機會)的話,at least I tried。」 JW年紀很小便當上了歌手,然而在演員生涯上,她卻算是一個 late comer,「但如果你問我,怕不怕太遲,我覺得如果現在我不去嘗試的話一定會後悔。」歌唱事業一直順利,你以為她會有一定的包袱。偏偏,她毫不介意出演的角色,「奸角才好玩!又或者飾演黑社會大佬,哈哈!」她勇於挑戰不同角色,她想做一些大眾不覺得她能做到的事。「無論你去到幾歲,都一定有適合的角色,並不是永遠都只要十幾二十歲的女演員,也許要...

身在何地 我對創作的熱誠始終如一專訪移台留學香港插畫師—Shadow Chan

在香港做創意創作,有些人「試過就算」,有些人明知吃力不討好邊做邊吐苦水,還有人選擇始終如一,踏上陌生地方尋找新靈感,持著初心繼續努力。今次邀請到90後香港創意工作者,同為插畫師的 Shadow Chan。 Shadow 現為 Freelancer ,專注插畫設計,動畫,Art Direction 等,畢業後從事3年做 In house 設計師,後來決定到台灣尋找,走到不一樣的地方體驗生活,希望帶來更多創作靈感,所以現時也是在台灣留學的全職學生。 說起當初,開插畫 IG 是從大學時期開始,當時抱著「畫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隨心的「佛系」經營,直到做全職工作後,她比以前更認真用心創作插畫。 Shadow 分享:「這三年一直過著早上去上班,下班後和假日就把握時間畫畫接 Freelance 。」她回想起來真是又忙碌又累的時期。 創作與插畫也是一面鏡 要說 Shadow 用色與人物設計,的確有她強烈的風格,作品有趣在於用色來說,好像有點科幻未來感。她解釋指因為自己很貪心,什麼顏色都喜歡,由於希望每個作品用色都很豐富,有時採用了不太現實的顏色。不過她指過程並不容易,把很多顏色配在一起而看起來很和諧,是頗有挑戰性的,所以創作時間也不短。 她稱,如果要有一種風格來概括:「其實我也沒有答案(不太知道,我會開玩笑說是混亂風!)如果用人物畫風來說會是日系,但加了背景和構圖,發現很難自我斷定自己是屬於哪一個風格的,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畫下去。」 Shadow 笑說:「有時候畫的人物,髮型、穿衣打扮也是會跟自己的愛好去畫,所以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一點影子。之前聽說過創作者會很像自己的作品,一路觀察以來,我覺得是的﹗哈哈~」 送上不受性別限制的勇氣 她又補充,雖然角色看起來女性化,但不一定就是女生的呢﹗又指現在有很多男生會打扮成自己心中...

【WHY NOT BOLD】對抗世上99%人類的「怪物女孩」— 專訪台灣跨性別 YouTuber 愛里

就算世上只有1%的人願意把她當人類對待,就算有99%的人不理解,她還是努力對抗著世界。 她叫愛里 (Allie),台灣的知名 YouTuber,已經很少人會叫她的本名。她留著一把長髮,明眸皓齒、皮膚白皙,也有著一副好身材,標準的美人胚子。「她」曾經是「他」,而在很多人眼中,「她」是「牠」— 怪物女孩,她這樣形容別人眼中的自己,只因她是一名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跨性別者。 對的靈魂 錯的身體 「我也想變成我想變成的樣子,但為甚麼我生來是男生?」曾經她沒辦法接受自己男性的身體,對愛里來說,那是一個錯誤。16歲時,她偷偷瞞著家裡買了一件白色的洋裝,那是她第一次穿上女裝,她還記得那種輕飄飄的穿著感就是她想要的。她當時心情很緊張,很怕被家裡發現,其實心裡更怕的是自己穿得不好看。直至後來她把照片發到網上,第一次以這個面貌展示自己,結果獲得的反響超乎預期。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她就下定決心要踏上這條「怪物之路」。為了做回自己,她前後不惜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在 2017 年 4 月飛到曼谷做變性手術。「原來人透過努力,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性別。」當然,她口中的努力,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努力,是要強調三遍的努力。 與父親的角力 愛里人生中的轉捩點,就在高中畢業進大學的時候。她從高中就一直留長髮,期望到了大學就能搬出家裡,以女生的身分在校園裡面生活,可是大二那一年,家裡卻要求他剪短頭髮。身為家中的獨子,爸爸對於她的期望就是傳宗接代。跨性別者的形象在爸爸的傳統觀念中就是個不男不女的「死人妖」,他揚言不把頭髮剪掉就要跟她斷絕關係。父親作為一家之主,說的話就是權威,那時候在家裡,母親、姊姊跟妹妹都不敢反抗,沒有人站在她這邊,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她不得不放棄當女生的念頭。 根據台灣兵役法第一條:「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這正中爸爸...

【WHY NOT BOLD】妳做「性」行?專訪Miss WoW(上)

從前有個女生,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環境。 父親的家族在內地,於華人家庭中,家中一直想添個兒子,小學時經常聽親戚指責母親「生唔到仔」,又對她母親作出評價:「搵得多錢又如何?都生不到兒子。」 「為甚麼你不是個兒子?」母親甚至會如此責難。 一出生就因為性別而被判斷為一個次等的位置,她深深不忿。「為甚麼兒子就一定比較好?男孩子就一定叻啲嗎? 我不可以比男仔叻嗎?」很多事情,她小時候都無法理解。作為一個性格「男仔頭」的長女,她毫不認為自己有任何地方比男孩子差。然而,「性別」從小就成為了她的課題。於是這個女生長大後成了註冊社工,也當起了性治療師和性教育工作者。 她是Miss WoW,WoW的意思是 Woman of Wisdom。這名知「性」女子縱橫情慾世界,她關注的不只「性教育」,還有「性別教育」、「性別霸權」、「性別職業隔離」、「女權父權」、「身體自主」等議題。 疫情期間,IG上突現湧現了一堆談性的專頁,她看見有許多「匿名告解」post 都與性暴力有關,專頁的「小編」卻明顯地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無法提供適當的意見,甚至連網民都一併責怪當事人。真實發生的問題若果得不到相應的支援,恐怕會對當事人做成極嚴重的後果。Miss WoW 作為過來人,決定以自身故事在 IG Live 作分享,一心成為他們的同行者。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了heymisswow的IG專頁,大談「高潮的政治」,也會探討「(非學術)港人性幻想調查」、甚至「J圖的初衷」⋯⋯原來「性」的世界如此寬闊而有趣。想要消除偏見,先由教育入手,再令其普及,你會發現 Miss WoW 的訊息很易入口,很貼地,也有學術依據在背後撐腰。也許就如她所說,打扮、談吐、作為一個女社工,大眾會對你有著一些期望(當然也有一些刻版印象),許多平日不易宣之於口的話題,由她口中解釋卻特別有說服力。 Born...

「哈利.波特之母」史上十大最富有的女作家之一

「才華和智慧從未使任何人免受命運的考驗。」 J.K.羅琳 《哈利波特》一系列的作品暢銷全球,熱賣超過4億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2013年2月,英國廣播電台第四台節目《婦女時間》將羅琳評為英國第13位最有權勢的女性。 誰說人生的高峰就不會遇到挫敗? 羅琳近年陷入歧視跨性別人士爭議,受到多方批評,不少哈利波特的粉絲聲稱她摧毀自己的著作。失言風波令一眾演員揚言拒絕再與羅琳合作,不少網民更發起抵制行動,羅琳更因此收到炸彈郵件死亡威脅。對此,羅琳回應道:「當你無法使一名女性被解僱、被逮捕、被出版商放棄,而抵制她的努力只會徒增其作品的銷量時,這也就是僅剩的伎倆了。」羅琳勇於面對所有評擊亦表示不擔心自己的成就因為爭議被抹殺。 人生總會面對無數的挫折,儘管你如何小心翼翼的試著要避開「失敗」。我們的選擇,證明了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出席不同節目與訪問時,羅琳仍保持冷靜並敢於為自己發聲,遂一反駁所有被外界深深地誤解的聲音。儘管無數的批評和標籤散播在社群媒體,羅琳坦言,她不後悔發表那些言論:「我依舊堅守我所寫下的一字一句,但問題是,何謂真相?我還跟有些真的宣稱性別是編造出來的人爭論過呢,那種想法才不是事實。」羅琳深信,有些觀點是需要被挑戰的。 人生必經3個H - “ Heartbreak, Hardship , Heartache”「沒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存在的。」J.K.羅琳 羅琳說:「怪責父母引導你走錯了方向也總要有一個限期。」 羅琳自6歲起就喜歡創作和寫作,尤其是奇幻故事,因為想像中的世界能夠填補她現實中的不完滿。羅琳的父母從來不支持她踏上創作這條路,在他們眼中這不過是一個自小就愛幻想的小女孩所發的白日夢。貧困的家境,古板的父親,家裡都已經快沒有錢交房貸了還要支付患病母親的醫療費,又有什麼資格去追求這麼不設實際...

【WHY NOT BOLD】反叛麻甩的肉肉女孩 — 專訪脂脂肪

2023 年夏季,疫情總算過了一陣子,卻有種過了整個世紀的感覺。回想起當初大家都留守在家做好社交距離之際,一部分人堅持每天鍛鍊,保持著最佳體態;另一部分人卻因足不出戶而發福了不少。那時,有個少女躺在沙發上,望著電視中反射自己的倒影 — 嗯,的確長了點肉。再看看IG,怎麼人人都在談論減肥運動節食?壓力油然而生。於是她乾脆創作了一個誇張版的肉地女孩。凝視著這副肥胖的身軀,她內心頓時有種釋放的感覺。 她是方迦南 (Canaan),因為畫了一個名叫脂脂肪 (Gigi Fong) 的插畫角色,也有人叫她「脂脂」(她在菇武門的 Podcast 中也被有著「妹仔」、「二嬸」等稱號)。她是作家,又是插畫家、填詞人,也是蛻變遊戲的帶領者(關於這個遊戲,下文再詳談)。迦南有著各種身分,每一個面向也是她不同的組成部分。然而,她從不想被任何崗位或標籤去框住自己。她說,外表這幅皮囊不能限制內在的靈魂,「職業身分只是個名稱,真正發光發亮的是你」。於是,「嚮向自由的麻甩肉肉感性反叛女孩,希望狠狠做自己」,她的 Instagram 的 Bio 上選了這一句去介紹自己。 許多人看 Gigi Fong,都會以為創作者是跟著自己的形象來畫。其實迦南不胖,真的不胖那一種,不胖到你也許會有點失望。但社會上的標準一向很苛刻(你懂的),每次相約久未見面的朋友,第一句總離不開「胖了」、「瘦了」的開場白,迦南說,這是一個壞習慣,請你戒掉。 Gigi 從不穿衣服,任由脂肪裸露於人前,她卻一臉悠然自得的模樣,一於閉著眼懶理。她的身體隨心情的轉換改變顏色,紅的綠的,卻始終盤著一頭鮮艷的紅髮,托著頭、抱著貓、滿不在乎地滑著手機(而且一直駁著叉電線,令人分外安心),就像我和你日常在家最放鬆的狀態。「方迦南是有年紀的,有過去的,用這個身分說話沒那麼自由,」她說,「但 Gigi Fong 沒有任何限制,她比較貼近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