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d Story

深夜的自戀練習 Ballroom 與 Sex Siren 中你獨特的美麗

YouTube 觀看:https://youtu.be/0AwUbO6R4G8 Ballroom 文化源起於美國1980 年代,由紐約市哈林區的黑人和拉丁裔男同性戀和跨性別男女,亦即是當時被邊緣化的 LGBTQ 群體創立的「舞會」 。在傳統的思想下 LGBTQ 群體不能簡單地找到社群,做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創造一個。Ballroom 給予了他們充滿愛和安全的環境,展現自己內在真實且美麗的一面 。 舞者 KenKen Elle 創立了 Voguing Hong Kong,致力推動本地 Vogue 舞蹈及 Ballroom 文化,讓更多人可以透過 Voguing 於 Ballroom 展現真我、釋放自己、尋找自己獨特美麗的一面,重拾個人的自信魅力。KenKen  Elle 曾分享指:「多元性最美的地方是,是它讓人能夠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 Ballroom 中,無論你的特質、性別和身份認同為何,都可以參加比賽,展現你的光芒。於 11月 BBLOD 編輯們有幸參加香港 Voguing Hong Kong 主辦的萬聖節活動 HAPPY HALLOWEEN KIKI BALL,親身了解 Voguing 與 Ballroom 文化。Ballroom 比賽劃分為多個細項,而初次參與活動,留意到不少細項的名字標示 (OTA) 的用語,原來是指 Open to all genders/sexualities,代表項目不論任何性向也可以參與,亦是 Ballroom 比賽中常見的用語。 舉辦 Ballroom 好幾年的香港 Ballroom Trailblazer Holie 當初開始在香港發展 Ballroom 時也有一定挑戰性 :「 Ballroom 係一個畀大家尋找自己同認識自己嘅過程。我同 Ken Ken 於 2017年起...

【WHY NOT BOLD】「有種來踢館!我沒有很好打,我會留手。」跨性別武術家 許瑋楓 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jSe1JLdNw 在香港談性小眾平權,不是甚麼新鮮事。 從 1991 年立法局通過同性性行為非刑事化、1996 年《性別歧視條例》生效、2013 年政府成立「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直到近十年間倡議的同性戀婚姻(雖則我們到今天仍面對著立法會議員強調一男一女結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文化)⋯⋯無可否認,香港的性別教育絲毫談不上前衛,但也緩慢地、階段性地,朝著平權的方向有所進展。跨性別者在 2023 年的社會仍然從屬性小眾,卻已經不算罕見了。 若然時光倒流至 80 年代,又是怎樣的一片光景?「負面程度大概跟吸毒、從事色情事業差不多吧!」現年 43 歲的許瑋楓 (Terry Hui) 是一名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跨女,也是一名武術家,主攻跆拳道和韓國合氣道。Terry 留著長髮,穿著裙子,卻仍然保留著豪爽的性格(她形容為麻甩)和陽剛的聲線。你要了解她,最好先了解甚麼是「性別薑餅人」:性別認同、性別表達、生理性別以及性傾向都是分開的組成部分 — 性別具有流動性,也並非二元。簡單來說,Terry 作為跨女,喜歡的是女性;她以女裝打扮,性格卻不像普遍女孩子般陰柔。 青少年時期, Terry 是個「極之污糟的麻甩佬」,身邊人大概想也沒想過,這個麻甩的軀殼下是個女性的靈魂。性格甚為爽朗的 Terry “come out” 的方式也很乾脆,「把他們單獨約出來,直接以女裝出現,就這麼簡單。」只要有人問,她就會講。當然,也有沒那麼簡單的例子,例如當年的女朋友。女朋友得悉後晴天霹靂,卻同時又不太意外,作為親密的另一半,早就察覺到他的不同之處。勉強絕對換不來幸福,事情發展到最後,二人以和平分手告終,雙方卻大方地保持著良好關係,「她經已結婚,還有兩個小孩,她的婚禮我也有去幫忙!」這段關係結束了十多年...

關於離婚,我學到的其實是⋯⋯

沒有人結婚是為了離婚;結婚是為了幸福,但離婚也是。離婚在今天的社會並不是一件大事,畢竟在離婚率高企的情形下,一段美滿的婚姻關係反而少見。 今天邀請到的是 Sia Cooper。她是一個著名的「壞媽媽」,不僅是一名私人健身教練、一個經營著社交平台 “Diary of a Fit Mommy” 的 KOL(她可是個擁有超過一百萬追隨者的認證用戶)、兩個孩子的母親,並且是一名曾經離婚又再婚的女士。至於為甚麼被稱為「壞媽媽」?身為一個有刺青又愛健身的她可是曾飽受網抨擊的「不良母親」,她甚至笑言:「如果每一次我被說是『壞媽媽』都可以得到錢的話,我現在肯定非常富有!」 大家對這位於人前高舉著孩子健身的 Fit Mommy 並不陌生,但今天要談的卻是 Sia 曾經被定義為「失敗」的一段婚姻。 她和前夫 Grady 七年的婚姻關係中,裂痕其實早就出現。打從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後,二人的關係就開始改變。初為人母的 Sia 把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初生的孩子身上,尤其因著她被雙親拋棄的童年,她立志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她形容:「幾乎所有情況下,我的兒子都是排第一位的」。努力照顧孩子的同時,她還要跟產後抑鬱症抗爭,面對種種的壓力下,他們的婚姻開始失去火花。 結婚將近四年時,Sia 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也開始感受到丈夫的不滿 — 二人缺乏性生活,基本上就像是合作養育孩子的室友。丈夫嘗試跟她坦白自己的需要,她卻對此不以為然。光是照料剛生新生兒和一個兩歲的孩子,已經讓她疲於奔命,加上繁重的工作,她坦言:「我最不願意的就是性愛,它對我來說已成為一項苦差事。」隨著日子流逝,丈夫的挫折感越來越強烈。對於 Sia 來說,孩子和工作遠遠都置於婚姻前面,而丈夫則被擱在一旁。最終,他們形同陌路,當二人意識到一切感覺經已無法重新點燃,唯有選擇離婚。 離婚過程進行了六個月,...

【WHY NOT BOLD】媽媽今天有點忙 — 前香港滑浪風帆運動員 陳晞文專訪

我知道人生上有很多不同範疇,所以我選擇未必全職在家照顧小朋友,亦希望可以豐富自己人生的其他方面。 專訪這天,我們相約在赤柱正灘。經歷十號風球過後的沙灘有點凌亂,Hayley踏著拖鞋匆匆跑過來:「不好意思,出門前小朋友撞傷頭,扭計不讓我出門,所以晚了一點。」 要照顧未足一歲的小朋友,大概每一次出門都不容易吧。言談間,這個新手媽媽三句不離兒子,甚至連追夢背後的原因,都是為了給兒子建立好榜樣。 Hayley 是我遇過擁有最多重身份的新手媽媽 — 媽媽、大學生、業餘風翼衝浪運動員、香港運動委員會委員和兼職滑浪風帆教練⋯ 她自己也差點數不過來。講述每個身份時,Hayley 臉上流露的盡是熱誠。談及自己於今年 3 月 31 日正式宣佈由一位全職滑浪風帆運動員退役之際,她滿臉不捨,「滑浪風帆成為了我生命的全部,雖然有很多新挑戰,但確實會念念不忘曾經很開心的團隊生活。」曾代表香港出戰兩屆奧運、三屆亞運,並在各個國際賽事中創下數之不盡佳績的 Hayley,滑浪風帆佔據她大半人生,亦為她帶來多個難忘的高光時刻,「做女運動員並不是那麼容易,始終運動員的光輝歲月有限,體能上或者技術發展上所有方面都很有限,但另一方面要建立家庭、生小朋友,或者去尋找伴侶,其實都需要時間。」現實如此無奈,Hayley 卻沒被嚇退。自古英雄做時勢,她創造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人生可以說很長、又可以說很短,我們有緣份活着,就應該去珍惜這些機會 當年落選里約奧運香港隊選拔,讓 Hayley 一度萌生退役念頭。機緣巧合下重遇中學一位英文老師 — 一個向來對於人生很有看法、堅持自己的兒時偶像,啟發到她要忠於自己、珍惜自己遇到的機會,她所得的機會並非理所當然。憑著這個信念,令當年 Hayley 下定決心繼續追逐東京奧運的目標,亦成就了今天的她。 退役後,她選擇重返校園...

美國田徑運動員 Allyson Felix 曾受懷孕歧視到創運動品牌 Saysh

運動員可以創立自己品牌,一般人會覺得是走向商業化、學投資的故事。但美國田徑運動員 Allyson Felix 的個人品牌 Saysh 創立的起因,卻是緣起自對她來說可悲的個人經歷。 Allyson 從2004年雅典奧運起奪下田徑競跑 200 米銀牌之後,曾經於後來多屆奧運女子田徑項目獲得 7 金 3 銀 1 銅獎牌。在傲人的戰績背後,不少人以為她的職業運動員生涯將會一帆風順,可是就在 2019 年 Allyson 懷孕時,當時她的贊助品牌 Nike 大大刪減她的代言費用,只願意給予原本的 3 成代言費,變相等同強迫她在家庭與事業之中做抉擇。 在她Saysh One 官網中,Allyson 以網誌形式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一生都在跑步 ,我擅長跑步,也曾經在比賽中獲獎無數;同時我更怕停止跑步,害怕當自己不再繼續喜歡的事,便會失去自己。」作為職業女運動員,一樣擔心組建家庭會對她的職業生涯宣判「死刑」。但要來的還是要來,在她懷孕期間,她面臨著無法逃避的性別不平等。 她的雇主沒有全面支持她和同事生育,更被告知要「知道自己的位置」(Know your place),職業跑步運動員應該只是跑步。 " I was told to know my place, that runners have to run. "  即使是金牌選手,也只是贊助商的投資工具 Allyson 深深感受到懷孕女性於職場所受的歧視,而打擊不只是如此,後來 Allyson 還因為健康因素,在懷孕 32 週的時候緊急剖腹產,與孩子一同經歷了生死關頭。幸運的是Allyson 擁有強大的心態與堅持,讓她度過重重難關,2021年,36 歲的她更於東京奧運場上復出。 Allyson分享女運動員在生育期間會面臨的難處,例如懷孕五個月了,還要凌晨四點半就開始練...

Beckham 第二季:Victoria Beckham

自從十月初的自傳式紀錄片 Beckham 在 Netflix 上映後,Beckham 的熱潮便未曾減退,這對標誌著流行文化的夫婦毫無疑問引起了一波社交媒體上的熱議。名人圈的八卦話從未使人厭倦,外界總想從鎂光燈下找尋各種蛛絲馬跡,窺探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於是,大量的網絡文章集中圍繞著 Beckham 的球員生涯、二人的相識經過和 Beckham 曾經的婚外情作討論。Beckham 在製作上絕對是佳作,然而外界卻鮮有提起 VB ( Victoria Beckham ) 的個人成就。如今,VB 已經成為了知名的時裝設計師和潮流指標,如果只把她的名字與成功的婚姻或 WAGs(球員太太團)掛勾,對她確實不公平。 她的努力和成就,其實遠遠不止作為一代球星背後的女人。 在 VB 成為時尚偶像、母親或 David Beckham 之妻前,她曾是英國流行女子組合 Spice Girls 的成員。Spice Girls 由五位以 Posh、Sporty、Baby、Scary 和 Ginger Spice 五種個性組成,他們在90年代末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女團,憑著 Wannabe、Say You'll Be There 和 Spice Up Your Life 這些熱門歌曲成名。Victoria 就是當中的 Posh Spice(高貴辣妹)。 然而,回看這段經歷,她卻是 Spice Girls中格格不入的存在。 在 Spice Girls 的時光真的很有趣,但我從來不是最好的歌手或舞者。 Victoria Beckham Spice Girls 於 1995 年的暢銷單曲 Wannabe 中,Victoria 是唯一一位在歌曲中沒有獨唱部分的樂隊成員。即使在組合於 2000 年解散後,她也是最後一位嘗試獨唱的成員。2016年的 Vogue 10...

拋開各種規範 我就是愛獨一無二的自己 MAMAMOO 華莎 新歌 I love my bo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q_fRV0O0E 韓國知名女團MAMAMOO成員華莎,近期帶著單曲〈I Love My Body〉回歸,以她獨特嗓音表演出 70 年代 Motorun 音樂風格,歌曲充滿自信力量,讓人一聽愛上﹗MV 與歌詞鼓勵女性多珍惜、以及要懂得去擁抱不完美的自己,自信地跟世人大聲說:「I love my Body!」 這次新歌發布不單是一個鼓勵,更多的是取材自華莎自身經歷,這亦是讓歌曲具感染力的原因。華莎(HWASA)本名安惠真,是出道於 2014 年的 MAMAMOO 成員之一,全團以超強唱歌技巧與舞蹈實力聞名,時常被稱為「行走的CD」,更是數一數二吸引女粉絲比男粉絲更多的偶像女團。 作為 MooMoos 之一,只能說 MAMAMOO 每一個成員都有著女性應有的自信魅力,不一定是矯柔可愛,率性而行的她們一樣可以在舞台上發光發亮。MAMAOO 的真性情讓每一個成員比其他女團更具「真實感」,「偶像包袱」都被她們拋得遠遠的,這也是受到各位女粉絲熱愛的原因。不過由出道至今,她們仍然受不少網民以世俗審美的角度批評⋯⋯ 面試屢試不果 只因不符合韓審美 華莎自小學生時期,已擁有成為歌手的夢想,默默在唱功方面下努力,可是韓國選秀競爭大,每位練習生幾乎都要求全才。由於華莎長相、身材方面不符合韓國一般女團的審美要求,令她屢次撞板,多次面試遴選也無消息,面試官還指:「你很有個性,歌唱得也好,但是你太胖了,而且不漂亮。」 但她從來沒有因挫敗而選擇整容、美白,更沒有因應社會的審美而改變自己的獨特,反而堅守信念,還是學生的她說過:「我一定要因為唱功而成功。」後來獲得 RBW 的金道勛代表欣賞,得到成為練習生培訓的機會,後來便成為 MAMAMOO 成員。 在韓國對女團要求極度多規範與準則之...

撼動世界的百變天后 — Lady Gaga

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寶貝,我生來就是為了勇敢。 LADY GAGA 天生的音樂家走過多少坎坷黑暗的日子才成為今時今日的樂壇天后?「我 18 歲時在脫衣舞俱樂部工作。我搬離了家,不願接受父母的任何幫助,靠服務生和脫衣舞工作來養活自己。」 Gaga在年輕時因同學霸凌和被性侵而患上創傷後遺症 (PTSD)。坦承公開自己的黑歷史並不容易,但成名後的 Gaga致力地鼓勵着那些因為打擊、失敗而自卑的人,因而寫下這首歌 Born this way,裡面的歌詞提到我們要勇敢生存和愛惜自己。無論你是生自任何國藉血統膚色、無論你是任何身份或性取向、無論你生活上正在經歷甚麼困難,只要勇敢的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不要把自己藏在遺憾中。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loving who you are”  Gaga憑歌寄意勉勵一眾歌迷,透過創作去撫平自己和別人的傷口。 “Rejoice and love yourself today' Cause, baby, you were born this way” 為了你愛的事物努力奮鬥、永遠記得還可以更努力一點,然後你會很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己比起想像中來得強大許多。 資本主義的世界,女性似乎一度被吞噬了 Gaga認為男人主導著社會和家庭的方方面面,女性被男權制和資本主義其實依舊時刻都發生著,只是女性總是懂得用不同方法悄悄的掩飾自己,而不被看見或不敢為自己的傷害發聲。Gaga 曾經提及自己年輕時有一位前度嘲諷她自以為懂音樂懂唱歌懂樂器就可以成為歌手簡直是天荒夜談,當時被愛人踐踏了夢想和傷透自尊心的她對自己說:「我要他以後去到哪裡都聽得見那裡播放著我的歌。」最終,Gaga憑 Bad Romance 紅遍全球,其後包括 Poker Face、Just Dance、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