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PECTIVE

從風浪中學習處世 駕馭無法預知的事 滑浪風帆香港代表馬君正訪問

有不少小朋友參加興趣班都是被家人安排好,然後自己去學,但這位小朋友的家人選擇陪伴子女一起從零開始學習運動。從小朋友7歲開始,他們就一直陪伴她直到現在,不斷努力下,這位「小朋友」夢想成真,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馬君正。 君正提到,其實她和家人都沒有特別的運動天賦,但有不斷學習和練習的恆心。正因為和家人一起學習和練習,他們更加理解君正的經歷和需求,一直以來都在陪伴和支持她! 奧運夢成真 難忘現場氣氛 奧運回歸兩個月多,對運動員來說仍然猶如夢一場。君正分享:「對我來說比較深刻,是踏入奧運場地時,聽到很多觀眾打氣的氣氛,因為風帆項目離賽區較遠,如果不坐快艇是無法親睹比賽,所以出海前的打氣聲很震撼。」同時為運動能凝聚到這麼多人而感到高興。 君正形容在滑浪風帆比賽項目中,選手們最大挑戰除了天氣、海況,還有賽制都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就像今屆英國選手 Emma Wilson 14 場比賽中贏得 8 場,由於她一直是首名出線,因賽制關係,在最後淘汰賽她不像其他選手在場地比賽過,君正解釋:「因為她是第一名的時候就不會熟習一次那個賽程,很可惜她最後還是已銅牌結束本屆奧運,這可能對她來說都會覺得很遺憾。」 因而不夠熟悉地形而最後摘銅,君正也為Wilson感到很可惜,她認同滑浪風帆比賽中的確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這是對運動員來說最大的挑戰。 而對於君正來說,雖然在外國比賽,但他們之前都做了很多的場地的考察,早五六年其實我們都不停在馬賽比賽適應得不錯的。今屆奧運賽事以一種帆板類型「iQFOiL」取代以往的RS:X級帆板,君正指其實往後都會專注iQFOiL的訓練。而隨著所有的器材變得輕身,也象徵了這項運動的進步。她認為滑浪風帆體能要求門檻算低,也適合女生挑戰。 與家人滑浪是堅持動力之一   君正最初是與家...

挑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 以團隊力量打破各自極限

今年The North Face 100 Ultra Trail Challenge 踏入十週年,特別推出全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令到100公里賽事有門檻更低嘅選擇,無論你有多少經驗都有機會組隊挑戰,同隊友合力完成長距離賽事。 今次更有現役香港女子越野跑代表林楚茹Harmony @haharmonyxd ,率領三位藝人運動員余曉彤Hidy @hidyyu、釗峰 @callstarcf、天欣@tinyanfung 挑戰呢䝾全新賽事。 這次越野跑新星林楚茹Harmony率領幾位藝人,也是她第二年參加 TNF 100,她指今年角色不同,相比實踐個人目標,帶領他人時就很不一樣,考慮因素更多。她提及:「當你和隊友一起時,會考慮到大家情況,無意中也在幫自己做預先準備的動作。與隊友跑步會思考更多,間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作為大家的精神支柱,隊員有任何疑問時都會放心 Harmony。 余曉彤 Hidy 之前在香港參加過4次100公里的賽事,雖然一直想參加TNF 100的賽事,但曾聽說路線很辛苦,知道可以四人接力信心便增加了。這次參加太久沒有練習跑山,與隊友訓練期間突然抽筋,雙腿也不聽話,她提及:「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會想放棄,例如抽筋就不繼續了,但當有隊友,你不想連累他們,有多份責任心堅持下去,也會想像隊友支持著你。」 雖然釗峰有越嘢跑的經驗,但100公里的賽事對他而言曾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全新接力形式讓門檻變低,可以與隊友商議策略、計劃、練習,將每個人放在適當的位置,發揮最大潛力。他提及:「以前過往成績是自己,團隊形式兼備責任更大,精神上與個人賽截然不同。 不能害怕,不能想著累,想像只要我快多一秒就能讓團隊更接近勝利,一起Face the North Face。」 第一次參加TNF100的100 公里賽事,天欣反而是抱著最輕...

在旅途上學習 當個有靈魂的人 《是旅行也是人生》作者 Victoria 楊逸晴 人物訪問

書的第一頁, Victoria 以「當個有靈魂的人」的心願作為開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她了解到生命的本質在於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因而我們應嚮往活出生命的厚度。生命的厚度在於重視生活的質素,一步一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讓日子枉過而懊悔。 無常、追逐、生活、離散、遺憾、過程 她根據旅程心態上成長的「時序」,鋪排了全書的脈絡,首三個章節以「無常」、「追逐」和「生活」,探討旅途如何改變了她的觀念。例如初次背包遊她丟失行李,讓她經歷人生的「無常」;後來愛上背包遊,她希望「追逐」當時很嚮往的生活,但漸漸發現「生活」有很多可能,更領悟到適合別人的生活未必適合自己。 在《是旅行也是人生》下半部分,作者重新定義未來的人生觀。Victoria 提及近年身邊人紛紛移民,讓她經歷了「離散」的失落,卻在旅途中發現世界各地其實本來就佈滿「離散」的人。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失去,她學懂甚麼叫「遺憾」。在分享2023年的36小時越南鐵路旅程中:「在火車上遇見了很多人,但當我抵達胡志明市,車廂就只剩我一人。」人生也好、旅程也好,學會享受「過程」往往比抵達目的地更重要。 獲得新體會 要先踏出舒適圈 Victoria 分享她自己從小便易哭、怕黑、怕昆蟲,相當膽小,初時一個人旅行時,很多時她都會感到害怕和孤獨。但她漸漸地領悟到:「我們必須要先踏出安舒區,做一些在從來未做過的事,例如克服對於未知的恐懼,便能發現我們遠比自己想像中強大。那些本來以為無法應付的情況甚或是情緒,在旅途中獨自被逼著面對時,我還是能夠一步一步克服。」 獨遊讓我學會與孤獨相處並與自己對話。書中曾提到,我在西伯利亞鐵路的旅程中曾經感到非常孤獨與寂寞,足以讓當時的我徹底的崩潰。有趣的是,在同一個旅程裏,我又偏偏深深地感受到孤獨原來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因為它正好給予我空間與自己對話,讓我...

香港女生獨遊 551天陸路遊遍40個國家 《邂逅世界551天》作者 Queenie 專訪

一個連續五百多天的旅程,Queenie 打從一開始便決定隻身一人而行。她表示,獨遊,意味著她毋須與任何旅伴商量,全憑自己所想,去探險所謂邪惡軸心的國家、到封閉國度與一切社交媒體分開。 因為一次不丹之旅,她被當地文化以及旅遊經歷啟發。Queenie 毅然裸辭出發環遊世界。她頓悟:簡單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回港後便反覆思考生活的重心,逐步實踐斷捨離,最終決定放下香港的一切。 551 天並非一場能說走就走的旅程。出發前,Queenie 透過閱讀旅遊遊記確定初步路線,但所需資訊過多,無法從單一書藉或網站獲得。惟有在旅途中邊走邊查閱其他旅者的經歷,依靠網上工具解決言語、交通及住宿等問題。她亦在書中特別撰寫長途旅行準備篇章,分享事前的用品及心態上的準備。 獨自面對挑戰令外表柔弱而內心堅強的 Queenie 變得更加獨立。原本方向感差的她,靠著手機順利遊歷 40 個國家,奪得一個個旅者徽章。旅途中有限的行李空間讓她明白,原來人生活所需其實不多,「剛剛好」就足夠。「世界很大,人的可能性更大」,她學會愛自己、活在當下,同時相信自己對探索世界角落的衝勁,能維持到她走不動為止。 Queenie 強調獨遊中緊記預防危險。她個人習慣保持樸素衣著,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放著證件和現金的貼身包。她還會準備後備現金、迷你電筒、小哨子和防狼器;避免夜間外出;交通上選擇白天到達新地點的班次。此外,認識新朋友時,也要保持警覺,確保旅行安全。 旅途中 Queenie 也結識不少新朋友,最特別的,是一位年過六十仍保養得宜,活潑好動的香港女士。對方退休後環遊世界逾廿載,兩位更結伴同遊多個國家:與她相處,她的分享、她的智慧,是我旅行的養分。但人生無常,女士在不久後急病離開,她面對病魔煎熬時的豁達與感恩,更教 Queenie 活在當下。 出書的初衷 憑著希望出...

像我這樣的一個娟姐-練美娟專訪

像娟姐這樣的一個女子,你的朋友圈中都應該都有這樣的存在。爽快自信、有話直說、未聞人先聞笑聲、懂得製造氣氛而同時有著邊界感。她是所有人的朋友,所有人都想成為她的朋友。叫她一聲「娟姐」,因為順口,也因為她有著「大家姐」的氣場,但她自我介紹時一再強調:「我芳齡 34 歲,不要再叫我娟姐了,可以叫我娟娟、小娟、娟妹都可以。」 ViuTV 開台.入行 有人叫阿娟做 ViuTV「一姐」。的確,由 ViuTV 開台始,她就一直都在。也許是因為大情大性又健談的性格,她得到很多主持的機會,而她也樂在其中。「做主持不是單單因為你喜歡說話,裡頭有很多控制節奏的技巧。當嘉賓跟你相處得開心、信任你,他自然肯透露更多。」鏡頭下,她不一定要在 C 位,反而享受與人交流,她做得好,觀眾是看到的。 最有實力的大花瓶 一次上台之前,阿娟收到指示要用一句 slogan 來推銷自己,頓時考起大家急才。阿娟從來都清楚自己的賣點-性格。她說,推銷外表就要做「花瓶」,但「花瓶」一詞於她身上又好像不太公道,但「大花瓶」就對了,起碼配合她的身位和尺寸。於是她走出去,臨時爆肚:「你好!我是練美娟,我今年的目標就是做最有實力的大花瓶!」實力派還是偶像派?她全都要。「未必做到 100 分,但每邊80分都好。」 談實力,她在主持和演員的路上繼續學習著。老套講句,學海無涯,三分天分,六分努力,都還要靠一點運氣;談外貌,她的自信就是她的個人魅力,「你看清楚我,五官分開或放在一起都其實也很漂亮,我覺得我上半身是挺好看的,對嗎?」是的,你很有獨特性,「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吸引人的。」 世界要你努力去考取功名,但是真誠才是最大本領 做幕前,多少要有點生存法則。在外間看來,阿娟這 6、7 年以來算是順風順水,當初她從一個穩定收入的打工仔毅然入行,但娛樂圈從沒有「寫包單」的成功。「秘密...

自由潛水新手花五年努力 終自己創辦學校— Theresa Wu 人物訪問

學自由潛水的女生,大部分也有同一個夢想,就是在海底以美人魚一樣優美的姿態拍出動人的照片。今次我們了 ezzdiveco 的 Theresa IG@ezzentrictwee,跟我們分享她自由潛水 Freediving 路上的種種挑戰同得著,讓我們跟 Theresa 一起著上長 Fins,吸一口氣,潛進她的海底世界! 有別於要孭氣樽的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是指不依靠任何水下供氧設備,只憑一口氣進行閉氣下潛的潛水運動。無論對生理抑或心理,都絕對是一場挑戰! Theresa 坦言她最初本來只是打算陪男朋友一起自由潛水考牌,怎料慢慢上堂、認真學習和練習,最後連自己也愛上自由潛水這項奇妙的運動,誤打誤撞愛上自由潛水。她提及:「因為只靠著吸入一口氣下潛,這項極限運動具備競技元素同時亦需要潛水員身心完全放鬆」 Theresa 認為,兩者間的衝突感正正是自由潛水引人入勝之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ZZDIVE - FREEDIVING HONG KONG 香港自由潛水(@ezzdiveco)分享的貼文 學自由潛水像學做人 Theresa 認為學自由潛水就像學怎樣做人,不同階段的訓練是一次又一次生心理的挑戰,就像人生總要不斷突破自己才會成長。自由潛水讓她學會相信自己。只要配合技巧訓練,捉緊信念,這項運動便會帶領你衝破自我設限。人體奧妙,所以更要謙虛面對及接受自由潛水所帶來的挑戰。 訓練初期跟大部分新手一樣,不斷遇上充滿挫敗感的刻,例如是心理障礙或者技巧上的不足。學習自由潛水期間,Theresa 都曾經因為耳仔反壓不成功而感到沮喪,停滯不前的進度讓 Theresa 遇上長達半年的瓶頸,但她相信:「只要找對的方法勤力練習,不怕失敗,慢慢試到做到為止,問題就會解決到!」 她沒有因而放棄,更在日常生活...

香港舞者隻身飛韓國發展屢次撞板 花四年由追星族變自己偶像 MV舞者— Melody 人物訪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ER2z3DBe8 近年有不少年輕人流行跟著喜歡的K-pop 韓星或者喜愛的 K-pop 歌曲的 MV 舞蹈跳 Cover ,但這位香港女生不單止是跳過K-pop Cover,最後還真的成為咗K-pop MV 一份子?她就是香港舞者 Melody 。 Melody 小時候開始接觸過芭蕾舞,到中一她愛上K-pop 會自學拆解舞步,到大學加入Danso成為莊員,更擔當負責 Mark 舞的Team Manager,大學不斷用不同方式突破自己舞蹈能力,接觸不同風格、舞種老師及課堂。 正因為鍾情 K-pop 音樂及文化,令她萌生想去韓國發展的想法,最後她付諸實行:「 其實自己一路都有想跳出香港嘅稔法,想做一些無人做過的事。」大學畢業後到韓國參加dance camp,更給自己一年 working holiday 的時間努力,而她可能都想不到,自己有一日真的可以成為追星時她「本命」偶像 Dancer,演出同一個MV作品。 有幸在最佳的時機起步 Melo 飛韓國發展時正值疫情時期,好多大型音樂項目被限制一定要在韓國當地做,所以變相需要大量dancer(特別是supporting dancers),她便膽粗粗去應聘 agency 面試,最後成功入選開始了做demo dancer。 當時 Melo 初到韓國,還未有工作,彈性的時間安排也讓她奮不顧身的向外聞。她提及:「當時公司日日call,我就日日去,最高峰時期同時排緊3邊的demo,逐漸跟大家混熟,便慢慢累積了人脈。接下來,她沒有停下來。有好多人都會怕面試,她偏偏帶著勇氣與果斷不斷試。她提到:「每逢有舞者的面試就去試,其實撞過好多好多次板﹐十次面試可能只有二、三次成功入選。」她信肯捱肯試,自然會有人記得你。 ...

JACE 陳凱詠 《間歇性休眠》新歌專訪

https://youtu.be/myWVu7OZcyE 關於 29 年一遇的土星回歸 土星回歸(Saturn Return)是個有趣而神秘的星學概念。土星大約每 29.5 年就會完成一次完整的軌道周期,換句話說,每個人的 29 歲左右,都會迎來自己第一次的土星回歸,回來面對自己的成長。你會明顯感受到身邊一切關係上的變化,也可能成為你人生各個面向的轉捩點。 「我沒有因為歲數或年份而訂下要做甚麼的目標,但恰巧地,一切都是在這段時期發生。」不管是否土星在作祟,反正 JACE 在這個關口上,離開了原本的唱片公司,轉型為獨立唱作人。你應該也聽聞過她這兩年的新聞-與公司理念不一而遭雪藏、暫停一切工作、出走美國、到處旅行習舞⋯⋯然後,她回來了,帶著一個全新版本的陳凱詠,向大家娓娓道來這一年多的故事。 無方針的藍圖,行不通的每段路  「從小到大我有很多的勇敢都是源自於無知。」唔識死,凡事要試過才甘心。「獨立」這回事也一樣,儘管早就預想到這條路不易行,到頭來還是本著一份不知道是「無知」還是「勇敢」的衝勁,才走到現在這一步。 沒軍師也沒有老闆去指引你下一步,「所有都是自己的決定,你不能不成長。」而且是急速成長。「從前總覺得可以『卸』,可以說成是公司有限制,沒辦法。心態就像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裡尋找自由。可以享受到多少自由,其實可以自己騙自己,可以自行決定卸去多少、承受多少責任。」JACE 太清楚這種限制下帶來的紅利。結果,她還是決定要自己走下去。「有段時間我分不清,究竟要多勤力才算勤力,多少休息才叫懶惰,休息多久才是對自己好?」她不止要為自己的所有決定負責,還有她的團隊,大家做得有沒有成功感?開不開心?太多問題而沒有答案。 大樹旁螞蟻 期望獨處・溫室裡花瓣 期待淋雨 「其實我覺得自由這個概念,與環境無關,而是心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