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PECTIVE

初次挑戰越野跑 為突破自己感快樂 蘇麗珊專訪

今個月 The North Face 100 香港越野跑挑戰賽 2024 賽事吸引許多越野跑新手參與,其中女演員蘇麗珊 Cecilia 首戰越野跑。賽後受訪時表示很滿意今次自己的表現:「經過今次 TNF 比賽,我對自己身體的潛能感到驚訝,因為我最初真的覺得自己跑不到,當初預計需時四小時,但結果只用兩個小時零四十多分鐘就完成。」 路跑試過了,也挑戰了今次的越野跑。相比路跑,她感受到越野跑為她帶來更多樂趣。Cecilia 提及:「 路跑有時候容易讓人覺得沉悶,因為跑的路好多時候都是一樣的,然後我會試著為路跑過程找些樂趣,例如我內心會和其他街跑的人比較讓自己跑快一點,或者在腦中想些無謂的事。」  Cecilia 在今次比賽除了突破自己,也深深受其他女選手感染:「我覺得女生跑山很有型,因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比賽途中我看到很多努力的女生,她們很堅定地完成賽事,我感受到女性堅毅的力量。我覺得大家一定要不斷發掘自己的堅毅和耐力,好像這天我發掘自己的耐力一樣。」 本來就很喜歡行山、看樹的 Cecilia,覺得山野自然是一股療癒的力量,讓身心靈沉澱。她練習跑山時,更體會到箇中樂趣:「雖然跑山充滿挑戰性,但看著山頂,就好像有一個終點,不斷吸引自己堅持下去,再多走一步完成目標。反而路跑如果覺得累了,身心也會毫無懸念立刻停下來。 被自然環境簇擁著的跑山的時間,她很喜歡跟自己對話,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聆聽心跳變快的節奏。這種感覺讓她覺得自己由心地享受當下,很努力地在跑山,活在當下,完成每一個目標的感覺讓她很感動。 接觸跑步後, Cecilia 不知不覺地提升了意志力。她認為透過跑步鍛鍊到的意志力,能在生活中顯現出來,她指:「當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雖然第一下我過不了,但想放棄的時候我便會想,其實我跑步時都可以做到個人突破,生活上只...

你未必聽過的球類運動 「巧固球」 巧固球教練吳子莉及運動員Candy專訪

如果講起這種球類運動,你身邊可能十個朋友有九個未必聽過﹗這個球類運動就是巧固球,巧固球這項運動逐漸受到關注,近日 BBOLD 編輯邀請了香港女子巧固球隊的教練吳子莉和隊長 Candy,分享她們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及其成長經歷。 巧固球是一項球類彈網運動,網的尺寸約為一米乘一米。選手們需要將球扔到網上,使其反彈到對方場地。這項運動由瑞士生物學家赫爾曼‧布蘭德(Hermann Brandt)在20世紀70年代發明,是一種沒有身體碰撞的運動。由於球撞到球網的聲音類似法文的「tchouk」,故被命名為 Tchoukball ,中文音譯為「巧固球」。 基本玩法是球員於3公尺半圓的禁區射球,球反彈出禁區且落於場區內並且中途沒有被對手球員接到,便可得分。比賽中途不能搶對手的球,亦不能阻礙對方傳球、射球。因此,Candy 指巧固球又被稱為「君子球」,是一項很君子的運動。 香港女子巧固球隊教練吳子莉,自2006年開始接觸巧固球,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磨練,於2019年轉為教練。子莉最初一直打手球與沙灘手球,因為過程中她的教練們引入了巧固球,讓她有機會成為第一批接觸這項運動的人。一路下去,後來子莉便成為手球兼巧固球的教練。 我們就是第一代巧固球運動員代表 巧固球在十二年前還是新引入的運動,當時香港沒有人知道怎樣玩這個運動。子莉提到:「就算我們有所謂的教練,其實都是我們的隊友,然後那時候大家是一起在暑假時一個星期連續七天練習學玩。但是那時候其實從來都沒有覺得累,因為覺得很好玩。其實你試想像一下,在香港有哪個運動是可以讓你鑽研自己打球的一套方法?應該是幾乎沒有的。」 而她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慢慢發現喜歡手球及巧固球的學生,性格上各有不同。她提及:「有些學生只是喜歡打手球,因為刺激有身體碰撞、即刻可以搶球得分,我形容為比較 aggressive,但有一類學生就不喜歡...

為了進步而追求的百二分努力 賽艇運動員梁瓊允專訪

要進步並不僅僅是做到百分之一百,而是要以百二分的用心投入其中。香港賽艇運動員梁瓊允(Jenny)在最近的「2024亞洲賽艇錦標賽」中,與隊友黃湘儀一起在女子雙人單槳艇項目中勇奪銅牌。比賽初期,幾支隊伍實力相當,但在最後關頭,Jenny和湘儀全力以赴,提高划槳頻率,最終成功拋離哈薩克隊,以第三名衝線。恭喜Jenny和湘儀! 在接受訪問時,Jenny提到:「我認為致勝的關鍵主要與我們的訓練有關。在比賽前,教練不僅訓練我們的有氧能力,還不斷提高我們的無氧能力。此外,與隊友之間的默契也非常重要,我們心有靈犀,知道彼此的想法。」 Jenny參賽項目雙人單槳艇同四人單槳艇,雖然已有同時報兩項的經驗,但因為主辦單位安排有調動,原本兩項分開不同日子,變成同日比賽更相隔只有一小時,她指:「這對我們體能挑戰很大,所以預賽當日模擬決賽安排,然後再修改策略。因所有隊伍初賽不相伯仲,所以如果有失誤,就有機會落失獎牌。」 成為香港職業賽艇運動員的日常 2024巴黎奧運的賽艇項目引起了許多香港人對賽艇運動的關注。因此,我們邀請了Jenny講述她是如何接觸賽艇的,以及她作為香港職業賽艇運動員的故事。 Jenny 中學已經熱愛各樣運動,好像排球、長跑同賽艇機等,因獲中學老師推薦2012年8月參加賽艇課程。初學時很快便愛上水上賽艇的速度感,後來開始和隊友夾艇,更愛上雙人艇一起艱苦訓練的感覺,與划單人艇感覺不同,感覺有隊友在背後支持,更加有動力。 作為香港賽艇運動員星期一至六都有2-3節訓練,他們經常會在不同城市訓練,所以要盡快適應天氣同環境。Jenny分享:「最記得一次由10-17°C的雲南轉場地到36至40°C的泰州,第一日要划16公里,溫度天氣截然不同,因天氣太熱,她和隊友難以發力,大家幾乎是用意志完成訓練。」 競速過程不只是一味鬥快 ...

從風浪中學習處世 駕馭無法預知的事 滑浪風帆香港代表馬君正訪問

有不少小朋友參加興趣班都是被家人安排好,然後自己去學,但這位小朋友的家人選擇陪伴子女一起從零開始學習運動。從小朋友7歲開始,他們就一直陪伴她直到現在,不斷努力下,這位「小朋友」夢想成真,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馬君正。 君正提到,其實她和家人都沒有特別的運動天賦,但有不斷學習和練習的恆心。正因為和家人一起學習和練習,他們更加理解君正的經歷和需求,一直以來都在陪伴和支持她! 奧運夢成真 難忘現場氣氛 奧運回歸兩個月多,對運動員來說仍然猶如夢一場。君正分享:「對我來說比較深刻,是踏入奧運場地時,聽到很多觀眾打氣的氣氛,因為風帆項目離賽區較遠,如果不坐快艇是無法親睹比賽,所以出海前的打氣聲很震撼。」同時為運動能凝聚到這麼多人而感到高興。 君正形容在滑浪風帆比賽項目中,選手們最大挑戰除了天氣、海況,還有賽制都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就像今屆英國選手 Emma Wilson 14 場比賽中贏得 8 場,由於她一直是首名出線,因賽制關係,在最後淘汰賽她不像其他選手在場地比賽過,君正解釋:「因為她是第一名的時候就不會熟習一次那個賽程,很可惜她最後還是已銅牌結束本屆奧運,這可能對她來說都會覺得很遺憾。」 因而不夠熟悉地形而最後摘銅,君正也為Wilson感到很可惜,她認同滑浪風帆比賽中的確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這是對運動員來說最大的挑戰。 而對於君正來說,雖然在外國比賽,但他們之前都做了很多的場地的考察,早五六年其實我們都不停在馬賽比賽適應得不錯的。今屆奧運賽事以一種帆板類型「iQFOiL」取代以往的RS:X級帆板,君正指其實往後都會專注iQFOiL的訓練。而隨著所有的器材變得輕身,也象徵了這項運動的進步。她認為滑浪風帆體能要求門檻算低,也適合女生挑戰。 與家人滑浪是堅持動力之一   君正最初是與家...

挑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 以團隊力量打破各自極限

今年The North Face 100 Ultra Trail Challenge 踏入十週年,特別推出全新100公里越野跑接力賽,令到100公里賽事有門檻更低嘅選擇,無論你有多少經驗都有機會組隊挑戰,同隊友合力完成長距離賽事。 今次更有現役香港女子越野跑代表林楚茹Harmony @haharmonyxd ,率領三位藝人運動員余曉彤Hidy @hidyyu、釗峰 @callstarcf、天欣@tinyanfung 挑戰呢䝾全新賽事。 這次越野跑新星林楚茹Harmony率領幾位藝人,也是她第二年參加 TNF 100,她指今年角色不同,相比實踐個人目標,帶領他人時就很不一樣,考慮因素更多。她提及:「當你和隊友一起時,會考慮到大家情況,無意中也在幫自己做預先準備的動作。與隊友跑步會思考更多,間接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作為大家的精神支柱,隊員有任何疑問時都會放心 Harmony。 余曉彤 Hidy 之前在香港參加過4次100公里的賽事,雖然一直想參加TNF 100的賽事,但曾聽說路線很辛苦,知道可以四人接力信心便增加了。這次參加太久沒有練習跑山,與隊友訓練期間突然抽筋,雙腿也不聽話,她提及:「一個人的時候可能會想放棄,例如抽筋就不繼續了,但當有隊友,你不想連累他們,有多份責任心堅持下去,也會想像隊友支持著你。」 雖然釗峰有越嘢跑的經驗,但100公里的賽事對他而言曾經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全新接力形式讓門檻變低,可以與隊友商議策略、計劃、練習,將每個人放在適當的位置,發揮最大潛力。他提及:「以前過往成績是自己,團隊形式兼備責任更大,精神上與個人賽截然不同。 不能害怕,不能想著累,想像只要我快多一秒就能讓團隊更接近勝利,一起Face the North Face。」 第一次參加TNF100的100 公里賽事,天欣反而是抱著最輕...

在旅途上學習 當個有靈魂的人 《是旅行也是人生》作者 Victoria 楊逸晴 人物訪問

書的第一頁, Victoria 以「當個有靈魂的人」的心願作為開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她了解到生命的本質在於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因而我們應嚮往活出生命的厚度。生命的厚度在於重視生活的質素,一步一步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讓日子枉過而懊悔。 無常、追逐、生活、離散、遺憾、過程 她根據旅程心態上成長的「時序」,鋪排了全書的脈絡,首三個章節以「無常」、「追逐」和「生活」,探討旅途如何改變了她的觀念。例如初次背包遊她丟失行李,讓她經歷人生的「無常」;後來愛上背包遊,她希望「追逐」當時很嚮往的生活,但漸漸發現「生活」有很多可能,更領悟到適合別人的生活未必適合自己。 在《是旅行也是人生》下半部分,作者重新定義未來的人生觀。Victoria 提及近年身邊人紛紛移民,讓她經歷了「離散」的失落,卻在旅途中發現世界各地其實本來就佈滿「離散」的人。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失去,她學懂甚麼叫「遺憾」。在分享2023年的36小時越南鐵路旅程中:「在火車上遇見了很多人,但當我抵達胡志明市,車廂就只剩我一人。」人生也好、旅程也好,學會享受「過程」往往比抵達目的地更重要。 獲得新體會 要先踏出舒適圈 Victoria 分享她自己從小便易哭、怕黑、怕昆蟲,相當膽小,初時一個人旅行時,很多時她都會感到害怕和孤獨。但她漸漸地領悟到:「我們必須要先踏出安舒區,做一些在從來未做過的事,例如克服對於未知的恐懼,便能發現我們遠比自己想像中強大。那些本來以為無法應付的情況甚或是情緒,在旅途中獨自被逼著面對時,我還是能夠一步一步克服。」 獨遊讓我學會與孤獨相處並與自己對話。書中曾提到,我在西伯利亞鐵路的旅程中曾經感到非常孤獨與寂寞,足以讓當時的我徹底的崩潰。有趣的是,在同一個旅程裏,我又偏偏深深地感受到孤獨原來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因為它正好給予我空間與自己對話,讓我...

香港女生獨遊 551天陸路遊遍40個國家 《邂逅世界551天》作者 Queenie 專訪

一個連續五百多天的旅程,Queenie 打從一開始便決定隻身一人而行。她表示,獨遊,意味著她毋須與任何旅伴商量,全憑自己所想,去探險所謂邪惡軸心的國家、到封閉國度與一切社交媒體分開。 因為一次不丹之旅,她被當地文化以及旅遊經歷啟發。Queenie 毅然裸辭出發環遊世界。她頓悟:簡單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回港後便反覆思考生活的重心,逐步實踐斷捨離,最終決定放下香港的一切。 551 天並非一場能說走就走的旅程。出發前,Queenie 透過閱讀旅遊遊記確定初步路線,但所需資訊過多,無法從單一書藉或網站獲得。惟有在旅途中邊走邊查閱其他旅者的經歷,依靠網上工具解決言語、交通及住宿等問題。她亦在書中特別撰寫長途旅行準備篇章,分享事前的用品及心態上的準備。 獨自面對挑戰令外表柔弱而內心堅強的 Queenie 變得更加獨立。原本方向感差的她,靠著手機順利遊歷 40 個國家,奪得一個個旅者徽章。旅途中有限的行李空間讓她明白,原來人生活所需其實不多,「剛剛好」就足夠。「世界很大,人的可能性更大」,她學會愛自己、活在當下,同時相信自己對探索世界角落的衝勁,能維持到她走不動為止。 Queenie 強調獨遊中緊記預防危險。她個人習慣保持樸素衣著,任何時候都隨身攜帶放著證件和現金的貼身包。她還會準備後備現金、迷你電筒、小哨子和防狼器;避免夜間外出;交通上選擇白天到達新地點的班次。此外,認識新朋友時,也要保持警覺,確保旅行安全。 旅途中 Queenie 也結識不少新朋友,最特別的,是一位年過六十仍保養得宜,活潑好動的香港女士。對方退休後環遊世界逾廿載,兩位更結伴同遊多個國家:與她相處,她的分享、她的智慧,是我旅行的養分。但人生無常,女士在不久後急病離開,她面對病魔煎熬時的豁達與感恩,更教 Queenie 活在當下。 出書的初衷 憑著希望出...

像我這樣的一個娟姐-練美娟專訪

像娟姐這樣的一個女子,你的朋友圈中都應該都有這樣的存在。爽快自信、有話直說、未聞人先聞笑聲、懂得製造氣氛而同時有著邊界感。她是所有人的朋友,所有人都想成為她的朋友。叫她一聲「娟姐」,因為順口,也因為她有著「大家姐」的氣場,但她自我介紹時一再強調:「我芳齡 34 歲,不要再叫我娟姐了,可以叫我娟娟、小娟、娟妹都可以。」 ViuTV 開台.入行 有人叫阿娟做 ViuTV「一姐」。的確,由 ViuTV 開台始,她就一直都在。也許是因為大情大性又健談的性格,她得到很多主持的機會,而她也樂在其中。「做主持不是單單因為你喜歡說話,裡頭有很多控制節奏的技巧。當嘉賓跟你相處得開心、信任你,他自然肯透露更多。」鏡頭下,她不一定要在 C 位,反而享受與人交流,她做得好,觀眾是看到的。 最有實力的大花瓶 一次上台之前,阿娟收到指示要用一句 slogan 來推銷自己,頓時考起大家急才。阿娟從來都清楚自己的賣點-性格。她說,推銷外表就要做「花瓶」,但「花瓶」一詞於她身上又好像不太公道,但「大花瓶」就對了,起碼配合她的身位和尺寸。於是她走出去,臨時爆肚:「你好!我是練美娟,我今年的目標就是做最有實力的大花瓶!」實力派還是偶像派?她全都要。「未必做到 100 分,但每邊80分都好。」 談實力,她在主持和演員的路上繼續學習著。老套講句,學海無涯,三分天分,六分努力,都還要靠一點運氣;談外貌,她的自信就是她的個人魅力,「你看清楚我,五官分開或放在一起都其實也很漂亮,我覺得我上半身是挺好看的,對嗎?」是的,你很有獨特性,「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吸引人的。」 世界要你努力去考取功名,但是真誠才是最大本領 做幕前,多少要有點生存法則。在外間看來,阿娟這 6、7 年以來算是順風順水,當初她從一個穩定收入的打工仔毅然入行,但娛樂圈從沒有「寫包單」的成功。「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