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耐力與意志力挑戰 香港公開水域游泳運動員聶芷彦

公開水域游泳項目首度亮相亞運舞台,受到大眾及各界關注,項目一般是於海、湖泊或河流游泳的戶外活動,而當中最大的挑戰,除了講求運動員身心狀態、耐力、意志力,更講求運動員判斷水域狀況的能力,因為潮汐、表面洋流和風阻是游泳完成時間的主要決定因素。 而比賽期間泳手們將會一整班在同一時間在海上開始游,並沒有一條線道獨立游,當多達5、60人同時跳落海,運動員之間的距離沒有實際規限下競爭會很大,特別容易撞到其他運動員或有肢體碰撞,影響運動員表現,與室內標準池比賽相比截然不同,也是更大的挑戰。 香港長途泳手、公開水域游域運動員聶芷彥分享,最大的挑戰是要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在一場長達兩小時的比賽中,無論是內外在因素,都是變幻莫測,無法預料的。在外在因素方面,即使這一秒的排名位置很前,但下一秒一個大浪或一個轉彎位, 排名可能會向後退幾十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強韌的心態,很容易會感到氣餒,大大影響餘下的表現。另外,當幾十人一起向著同一方向游時,當中會有很多碰撞、到最後衝刺時若果身旁有選手平排並列一起游時,心中的不安和壓力會非常大,而致勝的關建就在於這些重要時刻也能沉著氣,保持冷靜,盡情發揮應有的能力出來。 期望大壓力更大 專注細節調整心態 大家都知道,運動員比賽身體質素要好,心理質素要更好。一般人面對無形壓力,可能會動摇,但運動員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她們也擁有強大的心。即使再大壓力,都能專注當下訓練。 早前在世錦賽亞洲泳手中排名第三,出色的表現讓不少媒體眼光投射到芷彥,一開始芷彥也讓倍感壓力。芷彥分享指:「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我知道事實並非這麼簡單,在10公里的比賽中充滿着不同的變數,即使這次比賽能拿到獎牌,但因為每一次海賽所面對的挑戰和難關也不同,所以下一次比賽的名次相差很遠也是會有可能發生的,因此面對無法預計的成績。」 她明白好多天氣、環境因...

女花一姐鄭曉為 狀態大勇信遇強愈強 三人女籃關海珮 首參戰興奮比緊張多

亞運精彩賽事陸續有來,其中頭幾天的重點賽事,包括排球、帆船、花劍與三人籃球等等,而早前在新加坡花劍衛星賽,錄得全勝紀錄稱后的花劍運動員鄭曉為,更是狀態大勇,也讓大眾及寄予厚望。鄭曉為指,衛星賽確實是亞運前一個很好的熱身機會,但自己並不會將衛星比賽成績作為指標而影響心態,還是以平常心面對亞運。雖然有時「平常心」還是會敵不過壓力,應對壓力,鄭曉為認為學會與壓力共存,才能把其化為動力會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過分恐懼,並不會特別為自己減壓,可見她擁有強勁的運動員心理質素,今次出戰亦氣勢如虹。 再一次參與亞運,對於鄭曉為來說一切感覺既熟悉又新鮮。經過幾年,她感受到在技巧、能力及心態各方面都比上次參賽有進步,所以對自己亦有更高期望,希望能夠穩定發揮。 對於今次的最大挑戰,她分享指:「亞洲國家整體水平都提升咗,尤其是中日兩國,日本更加已經擠身在世界頭四,所以高水平的對手絕對是今次比賽的主要挑戰。正所謂比賽表現20分來自實力,80分來自心態。技術訓練以外,我都有靠睇比賽片段,以及去參加其他國際賽事來讓自己保持比賽感覺。」 面對比賽的勁敵與壓力,即使好多時候充滿未知之數,她仍然堅守信念保持最佳心態,自己不是做不到,而只是未做到。 另一方面,有不少運動香港首次派員參戰亞運三人籃球,女子籃球運動員包括陳穎欣、關海珮、何佩盈及吳欣潼。雖然四人組合仍未試過參與正式比賽,對三人籃球的比賽經驗較少, 關海珮分享指面對接下來密集的比賽形式,體能上的應付以及身體狀態能否迅速恢復都非常關鍵,而且亦是有挑戰性之一。 香港首度出戰這個項目三人籃球賽,關海珮難免會感緊張,但仍然無阻的雀躍興奮的心情,因為這亦是她第一次參加大型且高水平的比賽。而為了有更好準備,海珮從未停止她恆常的籃球隊練習,還會特別安排自己個人特訓,因此在這段短時間內,跟隊友的默契也有明顯增長,...

風翼衝浪冷門等於好難玩?

炎夏的假期除了想在有的冷氣地方逛逛,更讓人想到參與各種海上運動,感受自然海風、讓人涼快的海水。提到海上運動,滑浪風帆運動在這十年來相對潛水、獨木舟、直立板,都是一項較冷門的選擇,編者本人幾乎沒有聽過身邊朋友表示,想嘗試風帆滑浪。為甚麼在大家的眼中,風帆運動類這麼「不吸引」? 最常見的說法之一是滑浪風帆(Windsurfing)在於難度看起來已經很高了,而且實際上對平衡、技巧、體能等的要求都高太多,對比獨木舟、直立板、潛水等,實在沒有速成的方法,亦成為令許多人卻步的原因。 而於2018至2019年一種跟滑浪風帆原理非常接近的海上運動 —「風翼衝浪」引入香港,風翼衝浪(Wingfoil)是一種使用風翼及水翼衝浪板來衝浪的水上運動。風翼和衝浪板不相連,衝浪者需要把雙腳固定站立在衝浪板上,並用雙手控制充氣式的風翼,借助風力在水面上滑行。而這一引入,也引起不少香港人重新對風帆、衝浪類活動的關注,就連前滑浪風帆港隊女運動員陳晞文,退役後也轉戰第 2 屆世界沙灘運動會本屆新增的滑浪風翼項目﹗ 哪一天我們會在海上「飛」 要通往成功,從來不是兩三日做到的事,要努力敢玩敢做的女生,最重要就是有不斷嘗試的勇氣,活在「Trial and Error」人生,將經驗變成我的強項與智慧,好好的裝備自己﹗ 雖然「風翼衝浪」是一個需要長時間重覆練習才能上手的水上運動,但如果順利學會基本功,絕對會令人上癮﹗你會開始想滑行的更快,跳的更高,甚至開始嘗試一些飛躍的迴轉極限挑戰!到時候每到放假,你期待的就是到海上飆,玩海上運動也不需要跟隨主流,只要你敢,你都可以﹗ 如果你對於朝九晚五、感到生活對你充滿束縛,生活、興趣好像停滯不前,發掘新興趣絕對能讓你重新振作﹗而夏日就試學習「風翼衝浪的好時機,想自我認證自己的膽色與志氣,還可以增添多巴胺增添快樂感﹗ 「如果你一直...

GO Marta GOAL!

起初女子足球界並沒有偶像,但如果不播放女子足球比賽,又怎麼會有偶像呢? MARTA 女子世界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巴西傳奇球星 Marta 在她第23場,也是最後一場的女子世界盃比賽前,於新聞發布會上激動落淚。 現年 37 歲的 Marta 經已是第六次參加女子世界盃,2003 年僅17歲的她首次在世界盃亮相時,在4場比賽中踢進3球。她是現時世界盃中(包括男女)史上進球數最多的球員(17個進球),而昨日,牙買加以0比0逼和淘汰巴西,也同時為巴西女足畫上句號。雖然 Marta 從未代表巴西贏過女子世界盃冠軍,她將成為永遠的傳奇。 「二十年前,在我參加第一屆世界盃時,沒有人知道 Marta 是誰。二十年後,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眾多女性的榜樣,不僅僅在足球領域,在新聞業中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許多女性記者。」 女子足球向來較不被重視,即使在「足球國家」英國和巴西也一樣。但自從 Marta 於2003年參加第一屆世界盃以來,女子足球在媒體報導和支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她也成為呼籲足球界性別平等的主要聲音之一。你也許從未認真坐下來看一場女足,但其實女足的賽事進球數較多、犯規較少、節奏較快,也能充分感受到女性「力的表現」,不要少看她們的每一腳。 2018 年,剛拿下個人第六座FIFA最佳女子足球運動員的 Marta,是史上第一位女選手在馬拉卡納體育場的巴西名人堂享有專區,當年她表示:「這可以激勵女性在各個領域奮鬥,我很高興這份榮耀能成為他們的動力。」,她的成就象徵著女子運動員成就與男性齊,為巴西女足爭一口氣。 今天她正式告別球員生涯了,支持者們告訴她,想要自己的女兒努力成為像 Marta 一樣的人。 圖片來源:The Sporting News,Football365,These Football...

Kristin Harila 挪威攀山家創「最快登攀世界14頂峰」世界紀綠

挪威女攀山家 Kristin Harila 在 2023 年 7 月 27 日早上登上世界第 2 高峰 K2,她與雪巴人拍檔 Tenjen Lama Sherpa 刷新世界紀錄,花了 3 個月 1 日(92日)完成攀登 14 座海拔 8000 米以上的高峰,超越 Nirmal Purja 的舊紀錄,成為史上最快登攀世界 14 頂峰的人。 在 2023 年 4 月,Kristin Harila 立下目標要成為最快攀登全部 14 座世界最高峰的第一人,憑她堅定不移的決心、技巧以及攀登的堅持,Kristin Harila 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她的成就激勵了全球的冒險家和登山家,也證明了憑冒險精神和耐力,誰都可以達到非凡的高度。 而提到登上珠峰頂的女性先驅﹐不得不提是 1975 年「全世界首位登上珠峰頂的女性」,日本登山家田部井淳子。田井井淳子的成就挑戰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登山領域鋪平了道路。她堅定不移的精神和決心繼續激勵著無數女性。而今次 Kristin Harila 除了成為從珠穆朗瑪峰到洛子峰最快的女性攀登者,更完成攀登 14 座海拔 8000 米以上的高峰再創世界紀錄,相信同樣為全球各位女性帶來全新的激情與喜悅。 是一場意志力挑戰 也是自我評估 在 14 頂峰時,其實 Kristin 的身體也多次出現狀態不佳,或是嚴重不適的情況,Kristin分享在挑戰 C1、C2、C3 時。她們在周四早上從加德滿都出發時已感覺非常不舒服,她們在基地營休息了一下,然後開始攀登花了 5 個小時到 C1,其後也完成了 C2 後休息也愈來愈長,繼續攀登到 C3 時,因為身體仍然非常不適、疲倦,所以在C3時開始使用氧氣。最後她還是在意志力堅持下,只用10個小時後就到成功到達 C4 峰頂,也看到了驚人的景色﹗ 然後,她們再快地下山,在約中午 1...

不止是旅行 — 跟著Celine & Cynthia一起上山下海!

旅遊Youtuber對於很多人香港年輕人來說,都是個夢幻美好,充滿光環的職業,不過現今的旅遊Youtuber也可以分為很多類型,譬如今次分享我近年最愛的Youtuber之一,就是以「上山下海」以戶外活動為主題的兩位台灣女生Youtuber「Celine and Cythia - 不只是旅行」,Cynthia喜歡山,Celine喜歡海,Cynthia帶Celine行山露營,Celine帶Cynthia潛水玩水,互相帶對方探索世界。 對於她們來說「不止是旅行」的定義,她們分享: 「旅行對我們來說已經是一種過生活方式,我們只不過是把我們喜歡的分享給大家,生活裡的事當然也有好有壞、有美有醜、有順心和不如意的。從來都不只是吃吃美食、看看風景、拍拍美照而已,我們因為旅行交了很多好朋友,挑戰了很多新領域,也會認識到好多自己平常不會關注的議題,自己也變成一個更勇敢、更有故事的人。」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Celine|不只是旅行(@celineclar)分享的貼文 影片風格自己剪自己定 於是,Cynthia 會帶Celine行山,Celine會帶Cynthia潛水。作為全職Youtuber,她們開始經營這個頻道,大部分的影片都是自己拍的,除了有時候會跟攝影師朋友旅行時借一些畫面,對於本來沒有太多拍片經驗的她們來說,其實學習的方法也是非常簡單,就是跟「YouTube老師」自學拍片﹗ 前半Celine負責初剪跟Timeline,Cynthia 負責調色,兩個人合作令事情更容易解決,不過有時太忙也會請剪輯師,不過自己拍自己剪的好處,就是對於拍攝時對話、內容有反思有幫助。她們認為對於初上手做Youtuber的人來說,拍片剪片都是必經過程:「邊剪邊學,就會愈剪愈好。」直至現今25萬個follower...

投入SUP熱潮 不好動女生也可以學起來

「喜愛水上運動的女生就等於好動、陽光、活潑、有運動細胞、游泳健將﹗」 平日相對少接觸戶外運動的你,有沒有被以上的既定印象影響過的時候?對於不熟水性,或許曾經被朋友邀請參加水上活動派對,卻因為缺乏自信而卻步,或者未嘗試就覺得自己不適合? 編者也有不少朋友雖然不熟水性,好多時候覺得水上運動大部分都是會跌跌撞撞、帶有危險性的,但心底卻又十分喜歡大海,日常只會在岸邊看海。但其實水上運動,都有相對較靜態、平靜的選擇,讓你同樣能在炎炎夏日享受大海的療癒力。如果不喜歡劇烈的水上運動,其實也可以試試香港近幾年都非常流行,而且非常受女生歡迎的SUP(Stand up paddling)直立板﹗不好動的、比較怕水的女生想與大海有互動,都非常適合從直立板開始,拉近與海的距離。 SUP就是在不知不覺間運動 直立板是由三個元素組成,板、槳、腳繩,而且有分為硬板同充氣板,兩者各有優劣,例如充氣板由橡皮製成,方便攜帶,但有可能會漏氣;硬板通常是纖維材質,較充氣板重,不容易翻艇。不過一般來說香港人都比較多都會選擇租用服務,始終直立板佔用空間位置較多,又是夏日限定活動,而現今租用都非常方便。 新手接觸直立板時,首先要識分辨較尖的一邊就是前面,而基礎划直立板的姿勢主要分為跪、企、趴。初學者最容易上手就是雙腳跪着上板,重心低易上手,而雙手亦可以輕鬆用漿控制方向,慢慢取得平衡之後才慢慢站起來。 看似簡單的直立板,其實更講求煅練身體「內功」、耐力,就是我們的核心肌肉群。例如我們會以雙腿肌肉控制平衡,維持穩定性,同時靠上肢進行划板動作時,都可以煅練肩膀、手臂、背部肌肉。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濕遊悠—香港流動專業直立板教學(@tourvanism)分享的貼文 相對其他水上運動,直立板動作技術相對簡單易學,...

畏高女生一日之內十米高台大挑戰﹗

有沒有試過,看旅遊節目去滑雪,就想去學滑雪,但只想沒有很動? 有沒有試過,看奧運選手跳水姿體,也想學她們一樣跳得這樣美,但也只是想想? 跳水選手3米彈板跳水時,你覺得跳水好像好過癮、好好玩,你也可以試試。 然後看到跳水選手們在10米高台,站到10米高台邊緣,從容不迫地擺出準備姿勢(鏡頭拉遠),你隨即想10米高台還是專業的才做到吧,我們這些一般人如何做到?﹗ 好多時候,我們對於看似困難、挑戰性的活動,即使有多想試,但基於恐懼,我們都可以選擇避免或拖延﹗對於今次BBOLD「敢」性挑戰,有咩驅使畏高的試玩專員Kylie,一日之內挑戰十米高台跳水? 「係窮?唔係,係對試玩工作嘅熱誠呀﹗」我們邀請Kylie作為試玩專員,就是知道她愛水上運動、愛瑜伽、愛自潛、滑浪,但是Kylie怎樣也沒想到第一項要拍攝的挑戰性水上運動動,巧恰就是她最不擅長、甚至是害怕程度「高台跳水」,而獲得這個機會的Kylie,不但沒有提出找另一位試玩專員嘗試,反而選擇親身上陣,克服這個挑戰﹗﹗ 在試玩過程,Kylie輕鬆完成拉筋環節,並在地面(零米)試跳,練習預備姿勢與入水動作,完全難不到膽子大的她,還一臉輕鬆。轉眼來到一米台,第一次試跳一米,沒有太多內心掙扎便跳到池中,雖然動作生疏,但很快便第二次再調整姿勢再次嘗試,而動作調整後,第二次水花明顯少很多。隨即又在一米台試了多一種跳水形式,跑動[助跑]跳水(running dive),看起來信心滿滿﹗ 3米與5米跳台的距離 不過信心滿滿的她,好快就被3米跳台與5米台的挑戰,直到她走到跳台邊向下望,緊張與擔心讓畏高的她心底升起恐懼感,就連教練問Kylie問題,反應也慢半拍,變得猶豫不決了。 因為隨高度改變,跳水動作難度也隨之而增加,每次身體承受的衝擊感覺也會更強烈大難日月跳水動作更加講究,才可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