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Youtube
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keyword...
Search
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Youtube
WHY NOT BOLD?
PERSPECTIVE
ART & CULTURE
EXPLORATION
LIFESTYLE
STYLE
WHAT’S UP BOLD
EN
繁
简
Search keyword...
Search
Culture
ART & CULTURE
你最近在看甚麼?2023書展推薦書單
Mo Ieong
普遍香港人都讀很多書。香港人普遍都不讀書。 這兩句話的確矛盾,但仔細一想又的確是事實。所謂事實,自然有根有據:香港全民閱讀調查2022 指出,約 70% 港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書刊,但未成年人士則少於 60% 有閱讀習慣。70% 這個數字看似不少,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有閱讀」並不代表「有閱讀習慣」。培養一個習慣,也許不止要 21 天,決心堅持下去才是最困難。 如果我說,你不必對「閱讀」這件事有興趣,反而可以先想一下你對甚麼「除閱讀以外的事情」感興趣?你喜歡烹飪,可以翻翻食譜、料理百科;喜歡旅遊,其實不止可以看某個地方的旅遊指南,也有一些介紹地方文化的書籍;假如你沒看文字的耐性,其實也有攝影集或漫畫⋯⋯並非只有厚重的文學名著才算是書,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書,有讀總比無讀強。書本只是一個媒介,帶你開啟該領域的大門。 適逢七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書展,這可能是個讓你重拾書本的契機。如果還是覺得無從入手的話,這邊有個推介書單,不妨看看今年的新書中有沒有其中一本能成為你的下一本? 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Iris Marion Yong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哲學家之一,而《像女孩那樣丟球》是她生前最後一部作品。 這本書收錄了楊關於現代西方社會中女性身體經驗的各個層面的文章,介於學術論述與自傳敘事之間。在書中,楊引用了多位二十世紀歐陸哲學家的觀點,並從對女性主義理論中「性別」範疇的重新思考開始。她討論了與女性/陰性相關的各種經驗,包括隱私、家庭和空間,還深入探討了在女性主義理論中鮮少提及的主題,如乳房的經驗、月經在女性生命故事中的角色,並描繪了懷孕身體的現象學以及衣物所帶來的觸覺愉悅。 雜揉了學術研究的嚴謹冷靜與自傳體敘事的動人懇切,《像女孩那樣丟球》記錄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的個人生命軌跡。 向田邦子的情書 ...
ART & CULTURE
香港的六月有讓你驕傲嗎?
Mo Ieong
六月,驕傲同志月 (Pride Month),國際間都在響應著這個代表著大愛和自由的月份,各大品牌、大街小巷都四處飄揚象徵著性別平等的彩虹旗,漫天繽紛。 唯有香港顯得份外遜色。 LGBTQIAP+ LGBT的族群一直在發展,由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雙性戀者 (Bisexual)、跨性別者 (Transgender),以及非以上局限的酷兒 (Queer/ Questioning) 組成,後來擴展至雙性人 (Intersex)、無性戀者 (Asexual)、泛性戀者 (Pansexual),最的「+」則代表著不斷地持續增加的意思。 Pride Month 的歷史和起源在網上並不難找,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愈來愈多人得到相關資訊。而要數當中最具標誌性的活動,必然是 Pride Parade,讓性小眾於遊行中爭取他們權利及宣揚同志的理念和訊息,各國的遊行多數於六月至七月舉行,今年法國6月24日於巴黎,英國在 7 月 1 日於倫敦,美國於不同大省份分別進行,6月12在洛杉磯、6月25在舊金山、6月26紐約,加拿大溫哥華於8月5至6日有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台灣稍遲,要到十月尾。 反觀香港,往年11月也有發生,前幾年都因為疫情或環境因素而把遊行轉變成市集,再上網一搜,今年似乎主辦機構也仍在等待著舉辦的可能性。 的而且確,「理解」與「接受」是兩碼子事。 讓我們再看看各大品牌的表態。社交媒體理應最為迅速,也不太發現有換成「彩虹頭像」的單位。當然,不少人都認為換頭像這個舉動往往只是種商家的行銷手法,但這也無疑反映了一種立場的表述,以及品牌想要面向的群眾。 不妨舉個例子:Nike 為響應 Pride Month 所推出的 Be True 限定系列,香港是沒有的。 於美國版的Levi’s宣聲著他們年度為了L...
ART & CULTURE
眾樂樂不如讀樂樂 — 香港讀劇文化
Mo Ieong
觀賞一部作品,先看書還是先看戲?這個問題你一定不會陌生,閱讀文本較需要富想像力,讀者可以透過閱讀過程中幻想當中的角色和情節,反覆嘴嚼字裡行間的深意,一般而言,書中劇情上描寫也比較仔細;觀看影視作品則較省時,而且觀眾可以直接感受演員的演技和場景的氛圍,燈光音效等方面的呈現也帶來較強的感官體驗。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純粹取決於個人偏好和目的。 賦予劇本靈魂 — 讀劇演出 而讀劇演出對香港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它是一種以演員朗讀劇本為基礎,再加入演出元素的表演形式。當進行讀劇演出時,演員會扮演劇本中的角色,並且進行一定程度的動作和表演。他們於排練時熟悉劇本的情節和人物,並且將其轉化為一種生動的表演形式,而且還會加入一些聲音效果、音樂和燈光效果等元素,以增強觀眾的感官體驗。這些元素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本中的情節和人物,並且更加投入到劇情中。 介乎於閱讀和觀影體驗間的讀劇演出正好取了一個平衡,同時延展文本的各種可行性。觀眾對劇中角色仍保留一定幻想空間,而同時人物的面貌又能更立體地呈現,演員賦予角色不同的演譯方式(舉手投足、讀對白的語氣感情)對觀眾理解故事也有幫助。 就閱讀習慣而言,劇本與一般的文本的形式分別頗大,劇本以角色間的大量獨白來推進劇情,普羅讀者也許會因單憑對話而缺乏場景和內心的描述而不習慣。 讀劇演出 vs. 舞台劇 讀劇演出和舞台劇表演是兩種不同的表演形式,它們各有其特點和魅力,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呈現劇本的情節和人物。 1. 表演形式:讀劇演出的演員主要通過讀出劇本中的對話和描述來表演,演出時一般可手執劇本;而舞台劇表演則透過演員進行動作和表演,一種直接呈現劇本情節和人物的演出形式。 2. 舞台佈置:讀劇演出通常不需要過多的舞台佈置,演員可以在一個...
1
2
3
Page 3 o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