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Chan

復活節菲律賓潛水之旅 PG初試放流潛水﹗

作為潛水年資有兩三年的Rescue Diver,潛水的經驗都是在疫情下的香港累積,沒有外潛的經驗,難得上年年底起通關放寛,一於把握機會,前往性價比高的潛水勝地之一菲律賓PG島。 這次旅程可以說實現了外潛的心願,還認識了好幾位潛水同好女生,機會非常難得﹗因為自己雖然好愛潛水,但在本來朋友圈子中,要找一個跟我一樣不怕水,甚至愛好潛水女生朋友真的好難好難,始終潛水運動也非常講究潛伴之間的照應,所以今次誤打誤撞加入了一位潛水教練朋友自己計劃的潛水團,也是個結交潛水「女」伴的好機會﹗ 越過混沌的社區 往PG島出發 到達馬尼拉機場後,我們一行七人包車前往另一個省八打雁(Batangas)的當地大型SM Mall,沿途見的都是未發展好的社區建設,不過一到步SM Mall,就發現與沿途車上看到的街景建築有截然不同的感覺。 SM Mall有好多國際品牌及當地的高級品牌、以及大型超市,然後我們就在Sunglasses Studio 選購太陽眼鏡,店內設有咖啡角落,裝潢時尚清新,還有平時香港很少見到Match Dirty,好奇心驅使下也點了一杯,比想像中好喝﹗ 喜歡購物買衫、買泳衣的女生們不妨逛當地百貨SM Store﹐除了有多款波希米亞的度假風情連身裙、泳衣,想買PostCard 寄給朋友的都可以在SM Store。快閃購物後就上車出發再入PG島了﹗ 這次我們住的Resort叫做Aura Dive Resort 是由韓國老闆Mr. Park 主理的,到達碼頭便會有已安排好的船接送,如果想給無辜的小費就記得不要被「好心人」搬行李,一般穿著着Resort制服的船員都會幫你處理好。 入島後就提早休息,準備翌天的早餐,來到菲律賓想都沒想過會天天吃韓式早餐,而且還是充滿韓式傳統風味的海帶湯﹗牛肉海帶湯一早喝起來特別暖胃,為潛水之旅補充滿滿能量﹗R...

香港女生學環保淨灘十年的堅持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大便妹,學環保。(@imsheeppoo)分享的貼文 在物質主義先決的香港從事環保工作,從來都不是甚麼理想差事,從2022年本地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喵坊」設於元朗的廠房,去年不獲業主科技園公司續約可知,香港的環保措施及政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香港要有心做環保,你不能期望有很多機構、政府的支援或資源。 偏偏仍然有人願意拼着一份衝勁,不怕困難,由自己生活開始實踐環保,繼而到台灣留學學環保,這位女生就是香港社交平台「大便妹」的作者,不知不覺間她便淨灘資歷已有十年。 由簡單垃圾分類;以至將環保習慣滲入生活細節,嘗試裸買生活,再多做一步,將環保帶到大自然,自發淨灘、淨山,她除了分享自己環保日常,還將淨灘經歷以更有趣吸睛的方法呈現,以自己的力量,向大眾宣揚環保意識,也展現了女性在宣揚環保的熱誠與魄力。 其實環保的習慣,知識需求與技術含量都不多,為何推行如此困難?堅持環保十年,背後有甚麼樣的強大理念? 環保女生像是最離地 又是最貼地 因為要跨越重重難關,維持環保習慣,就要放棄生活上習以為常的「方便」。在物質主義的香港社會,人人追求物質生活,社會對香港女生形象對形,普遍認為是聰明現實、直接,較負面的有人更指香港女生就是太現實,只會拜金。 所謂放棄容易,堅持很難,大部份人的眼光都離不開有好的生活本質,卻忽略了良好的環境條件並非必然。於我而言,香港的女生還有一種「現實」,是可貴而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勇於面對「環境污染的現實」。 環保女生既離地,又是最貼地的存在。她們對環保信念的堅毅精實。 環保宣傳像是父母說教 道理都會卻零動力 環保的核心思想最根本不就是保護環境,讓環境保持良好狀態的意思。因為環境良好,社會才能持續發展。老實說,這些道理其實人...

由創意媒體系畢業至成為女烘焙師實現創業夢

在疫情下的香港,這幾年大家都在本地探索各種新興趣,同時更願意注意飲食,不少女生都開始在家烘焙樂,甚至突破。烘焙師不再只有男生的天地,女生也能於將烘焙手藝變成自己重要的事業。 學歷膨脹下的社會 追夢更需要勇氣 在學歷膨脹下的社會,片地大學生的應聘者,不禁讓人反思,有學歷都不等於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投射,好多時都是找一份穩定收入的文職,在各種社會風氣與期望下,職場新鮮人要職業決擇,更重要的是聆聽自己的心,你依然可以將興趣發展成工作,需要的是一點勇氣,再加一點堅持。 現時為女烘焙師Tsukimi Bakery的Koyi,大學時期其實是修讀Creative Media,起初是從事寶麗來相機的相關工作,後來轉行真正向興趣發展,入行成為烘焙師。 由2018年開始IG平台日常分享烘焙紀錄及練習,至2019年正式轉工全職做相關行業,努力三年時間,終於於上年2022年疫市下成功創業,由上年2022年起成為了位於上環太平山街一帶Gwee x tsukimi Bakery的新合作伙伴。 興趣轉事業 最難適應生產模式的轉變 Koyi表示,由小時候已經喜歡在家中廚房「攪攪陣」,由一開始製作凍餅到,大概18左右擁有自己的家用焗爐,就開始不停練習。 由自家製作到籌備門市,Koyi指最難適應的是製作模式的轉變,入行打工作為初級烘焙師,發現工作時往往是要爭分奪秒,大量生產的同時亦要保持水準,需要學會更好的時間管理,例如同一時間處理多個工序,維持生產效率。 烘焙師日常 烘焙只佔工作一部分 後來Koyi再轉工嘗試負責一間咖啡店既烘焙部門,除了要顧好日常烘焙流程,還要學習聯絡supplier訂貨,找一間有自己需要既食材、再動手計數成本、格價等等,再預計每日需要既出貨量。「最初好緊張呢個新嘗試,亦都好緊張計成本計得唔好會令公司收入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