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Chan

【WHY NOT BOLD】開心的事要笑 不開心的更要笑 棟篤笑演員西嘉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BMeMK6Fs0 認識西嘉這位棟篤笑演員之前,我也曾經以為棟篤笑演員私底下會像一位風趣活潑。與西嘉第一次碰面就是訪問當天,她說話精簡又謹慎,比我想像中安靜多了,大概是有點慢熱,但一到訪問最後階段我們邀請她表演一段個人棟篤笑,她又突然能量爆發,變成了一個表演者的模樣,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是演員也是朝九晚六的上班族 西嘉是一位棟篤笑演員,也跟大多數的香港人一樣,過著朝九晚六的打工仔生活。她平日從事資訊科技項目管理工作,與講棟篤笑的一面感覺風馬牛不相及:「雖然係做 I.T ,但我嘅職業(項目管理)可能相對需要我講多啲嘢,但講嘢嘅時候,最好就唔好太好笑喇。」 開心要笑 不開心更要笑 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啟發西嘉開始棟篤笑表演的,就是「棟篤笑」之王黃子華,當年就是因為西嘉的父親在她 9 歲時候買了黃子華的 DVD ,令她認識到棟篤笑表演。她分享:「雖然當時我 9 歲,聽子華講棟篤笑,背後意思有好多都係聽唔明,但係見到觀眾啲反應,又會覺得好似真係幾好笑咁,就覺得如果一個人講嘢可以令人開心笑,係好有成功感。」 談及對「子華神」經典難忘的棟篤笑笑話,她最喜歡的一個代表作就是「魚蛋論」,因為展現了黃子華的棟篤笑構思的厲害之處。即使他正在諷刺觀眾,但入場觀眾就算被罵,也忍不住會笑開來。雖然「魚蛋論」笑話很精簡,但用一個比喻就能呈現到香港社會不良風氣,這種常態就是很喜歡看別人「仆街」。 受到黃子華的各個作品影響,讓她愛上了看棟篤笑,愛上講笑話。她分享指:「我都容易笑嘅其實,開心嘅事要笑,唔開心嘅事就更加要笑,我覺得唔開心嘅事、愈悲傷嘅事最好笑,既然無人氹你笑,你都要氹自己笑。」由這時開始便感受到西嘉時一位特別堅強、樂觀,也非常細心的女生。 苦中作樂也是一種娛樂 由黃...

滑雪新手Kylie & Kate 挑戰室內滑雪SnowBoard 原來難度爆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AUttmgoSvM 繼上次派出 BBOLD 試玩專員學直立板後,今次 BBOLD 試玩專員又迎來新挑戰,就是滑雪﹗臨近冬季有不少人會出國旅遊,前往日本二世古、白馬、韓國或歐美等地玩滑雪,不過滑雪運動難度偏高,亦有危險性,最好先受專業訓練。如果缺乏基本功練習便直接旅行試玩,有機會令自己跌傷或受傷呢﹗ 次次旅行就只有短短幾天練習,好多時候練習時間都未必足夠,那麼我們在香港又可以如何練習滑雪基本功? BBOLD 邀請了上年度新開的室內運動教學體驗中心 SNOW & SURF 合作,他們除了提供室內滑雪,還有室內滑水(室內衝浪),可先租後買,一次過在這裏學滑雪及購買裝備,以準備好你下一次的旅遊。 而今次 BBOLD 試玩專員 Kylie 和 Kate 就會跟 SNOW & SURF 的滑雪教練 Angus 學習滑雪的基本知識。兩位都是第一次接觸滑雪運動,看起來好像期待比緊張多,可能是因為還未感受到滑雪的刺激及挑戰性呢﹗ Angus 教練首先詳細介紹裝備,然後便讓她們學習穿上滑雪鞋 Boa 。教練介紹指:「鞋方面市面上有分拉繩及綁繩,BOA 的好處就是快著快拆,一拉開就可以鬆開穿上,穿上後按BOA 再扭繩扭實便可以,非常方便。鞋亦都有分軟硬度,一般初學者會建議選擇軟身一點或者中等硬度的鞋,不要選太硬的。」 穿好滑雪鞋,再簡單學習如何穿上 Snowboard 後,兩位滑雪新手 Kylie 和 Kate 便正式上場了!她們一開始先穿上其中一邊的 Snowboard 然後在平地練習,用另一隻腳在地面發力慢慢移動,兩位才發現滑雪的平衡力的要求也十分高,一開始也只敢「BB級」的一小步來,看起來步步驚心呢! 逐漸掌握到平衡後,便可以大步一點滑遠點,...

【WHY NOT BOLD】本地發酵茶品牌創業 九年堅持健康信念—專訪大杯茶 Lisa & Pat

小朋友到長大時喝的飲品,幾乎是由大型品牌包辦,無論是檸檬茶、朱古力奶、鮮奶、菓汁,來來去去出產的品牌選擇數量十分少。雖然選擇少,但有多少人曾想過要自己創造多一款專屬於香港人的飲品? 於 2014年,林佩芝(Patricia)和林佩詩(Lisa) 開始了她們的飲品生意 Taboocha(大杯茶),製作不同口味的發酵茶。而開店緣起,主要是因為 Lisa 當時在香港從事廣告創意工作時壓力太大,出現健康問題:「當時自己腸胃差,有便秘問題。後來有朋友建議我製作發酵茶,因為市面上難買所以一手一腳教埋我點整,雖然一開頭唔係特別鍾意發酵茶嘅味,但飲咗一段時間發現腸胃問題逐漸得到改善。」 發酵茶其實是.... Kombucha (發酵茶) 其實是以一種名為菌膜的菌類加入茶和糖,發酵大概7至14日而成的健康飲料。發酵茶在歐美盛行已十餘年,當中含有多種天然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同時提升免疫力,減少對胰腺、肝和腎臟的負荷,並有助解決便秘問題,讓身體排清宿便和廢物,長期飲用更能調節腸道健康。 喝發酵茶會感覺到它酸酸甜甜的味道和天然的氣泡。這種飲品富含益生菌,不僅能幫助消化和促進腸道健康,還可能解決便秘問題和提升免疫力。由「大杯茶」製作的發酵茶加入了不同水果和香草製作出不同獨特的味道 ,於香港新鮮製造,超過95%的製作材料都是天然有機。 由全職工作「裸辭」 重新思考自己去向 自從 Lisa 認識了發酵茶製作方法後不時自家製作,又會加入自己奇怪的口味想法,嘗試不同食材的配搭Lisa 就像一位飲品實驗家,家姐 Pat 就成為了她的「白老鼠」。 Lisa 笑着說:「當時雖然成日都整畀自己飲,但整整下發現...咦?點解愈飲愈快㗎呢?明明自己都冇飲咁多,原來家姐成日拎咗嚟飲﹗」 原來在初期 Lisa 還未非常喜歡發酵茶的口味,她接著說:「因為我嗰陣整完其實都唔...

美國田徑運動員 Allyson Felix 曾受懷孕歧視到創運動品牌 Saysh

運動員可以創立自己品牌,一般人會覺得是走向商業化、學投資的故事。但美國田徑運動員 Allyson Felix 的個人品牌 Saysh 創立的起因,卻是緣起自對她來說可悲的個人經歷。 Allyson 從2004年雅典奧運起奪下田徑競跑 200 米銀牌之後,曾經於後來多屆奧運女子田徑項目獲得 7 金 3 銀 1 銅獎牌。在傲人的戰績背後,不少人以為她的職業運動員生涯將會一帆風順,可是就在 2019 年 Allyson 懷孕時,當時她的贊助品牌 Nike 大大刪減她的代言費用,只願意給予原本的 3 成代言費,變相等同強迫她在家庭與事業之中做抉擇。 在她Saysh One 官網中,Allyson 以網誌形式分享了她的故事。 「我一生都在跑步 ,我擅長跑步,也曾經在比賽中獲獎無數;同時我更怕停止跑步,害怕當自己不再繼續喜歡的事,便會失去自己。」作為職業女運動員,一樣擔心組建家庭會對她的職業生涯宣判「死刑」。但要來的還是要來,在她懷孕期間,她面臨著無法逃避的性別不平等。 她的雇主沒有全面支持她和同事生育,更被告知要「知道自己的位置」(Know your place),職業跑步運動員應該只是跑步。 " I was told to know my place, that runners have to run. "  即使是金牌選手,也只是贊助商的投資工具 Allyson 深深感受到懷孕女性於職場所受的歧視,而打擊不只是如此,後來 Allyson 還因為健康因素,在懷孕 32 週的時候緊急剖腹產,與孩子一同經歷了生死關頭。幸運的是Allyson 擁有強大的心態與堅持,讓她度過重重難關,2021年,36 歲的她更於東京奧運場上復出。 Allyson分享女運動員在生育期間會面臨的難處,例如懷孕五個月了,還要凌晨四點半就開始練...

拋開各種規範 我就是愛獨一無二的自己 MAMAMOO 華莎 新歌 I love my bo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q_fRV0O0E 韓國知名女團MAMAMOO成員華莎,近期帶著單曲〈I Love My Body〉回歸,以她獨特嗓音表演出 70 年代 Motorun 音樂風格,歌曲充滿自信力量,讓人一聽愛上﹗MV 與歌詞鼓勵女性多珍惜、以及要懂得去擁抱不完美的自己,自信地跟世人大聲說:「I love my Body!」 這次新歌發布不單是一個鼓勵,更多的是取材自華莎自身經歷,這亦是讓歌曲具感染力的原因。華莎(HWASA)本名安惠真,是出道於 2014 年的 MAMAMOO 成員之一,全團以超強唱歌技巧與舞蹈實力聞名,時常被稱為「行走的CD」,更是數一數二吸引女粉絲比男粉絲更多的偶像女團。 作為 MooMoos 之一,只能說 MAMAMOO 每一個成員都有著女性應有的自信魅力,不一定是矯柔可愛,率性而行的她們一樣可以在舞台上發光發亮。MAMAOO 的真性情讓每一個成員比其他女團更具「真實感」,「偶像包袱」都被她們拋得遠遠的,這也是受到各位女粉絲熱愛的原因。不過由出道至今,她們仍然受不少網民以世俗審美的角度批評⋯⋯ 面試屢試不果 只因不符合韓審美 華莎自小學生時期,已擁有成為歌手的夢想,默默在唱功方面下努力,可是韓國選秀競爭大,每位練習生幾乎都要求全才。由於華莎長相、身材方面不符合韓國一般女團的審美要求,令她屢次撞板,多次面試遴選也無消息,面試官還指:「你很有個性,歌唱得也好,但是你太胖了,而且不漂亮。」 但她從來沒有因挫敗而選擇整容、美白,更沒有因應社會的審美而改變自己的獨特,反而堅守信念,還是學生的她說過:「我一定要因為唱功而成功。」後來獲得 RBW 的金道勛代表欣賞,得到成為練習生培訓的機會,後來便成為 MAMAMOO 成員。 在韓國對女團要求極度多規範與準則之...

【WHY NOT BOLD】港產靚PAT PAT﹗ 電臀舞團「港股」代表 — Kimberly專訪

https://youtu.be/sDJl4cYGXa4 老一輩經常話「 PAT 大好生養」,現今女生就話「 PAT 大難影相」,現代年輕人特別介意自己的身型,更希望像韓團女生一樣高挑纖瘦。相反,有人因為「 PAT 大好生養」一句說話,給予屁股滿滿的自信,開始了她用「屁股佂服宇宙」之旅,更「臀」聚愈來愈多靚 Pat Pat ,組成電臀舞團「港股」,她就是「港股」團長—Kimberly。 在接觸電臀舞( Twerking ) 之前,Kim 已經跳了多年 Hip Hop 街舞 Locking ,是一位帥氣活潑、型格搞鬼的街舞 Locker,而約在七、八年前接觸電臀舞,Kim可以說是一跳愛上。 「我覺得身體咁多個部位可以運用,偏偏電臀舞重點放喺我哋幾乎好少會Focus嘅 Pat Pat係好有趣。加上由細到大媽咪都話我 PatPat 大好生養,唔好嘥吖個身體係我嘅,而且我仲係啦啦隊競技運動員,好多Tricks都可以巧妙咁用喺電臀舞舞蹈編排入面,索性將身體用到盡﹗最後就變咗專攻電臀舞 。」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港股 TwerKUSH(@gong2gu2)分享的貼文 衣著少布等於賣弄性感是常見誤解? 無論世界各地或者香港,於十多年前不少人對於比較小眾的電臀舞都存有各種誤解。其實電臀舞的起源來自非洲民族舞蹈,與現代電臀舞最接近的是西非象牙海岸部族舞蹈 Mapouka,Mapouka舞蹈動作是集中於臀部,以擺動臀部慶祝成人禮、生育、結婚等重要場合,是一種展示美態的舞蹈。後來大西洋奴隸貿易,Mapouka 等非洲民族舞蹈傳入美國、歐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等。 傳入美國等地之後後,由於電臀舞著重擺動臀部動作,經常被脫衣舞者、或是夜店舞者採用,加上跳電臀舞衣著較「少布」,令人大眾容易誤解電臀舞有性...

身在何地 我對創作的熱誠始終如一專訪移台留學香港插畫師—Shadow Chan

在香港做創意創作,有些人「試過就算」,有些人明知吃力不討好邊做邊吐苦水,還有人選擇始終如一,踏上陌生地方尋找新靈感,持著初心繼續努力。今次邀請到90後香港創意工作者,同為插畫師的 Shadow Chan。 Shadow 現為 Freelancer ,專注插畫設計,動畫,Art Direction 等,畢業後從事3年做 In house 設計師,後來決定到台灣尋找,走到不一樣的地方體驗生活,希望帶來更多創作靈感,所以現時也是在台灣留學的全職學生。 說起當初,開插畫 IG 是從大學時期開始,當時抱著「畫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隨心的「佛系」經營,直到做全職工作後,她比以前更認真用心創作插畫。 Shadow 分享:「這三年一直過著早上去上班,下班後和假日就把握時間畫畫接 Freelance 。」她回想起來真是又忙碌又累的時期。 創作與插畫也是一面鏡 要說 Shadow 用色與人物設計,的確有她強烈的風格,作品有趣在於用色來說,好像有點科幻未來感。她解釋指因為自己很貪心,什麼顏色都喜歡,由於希望每個作品用色都很豐富,有時採用了不太現實的顏色。不過她指過程並不容易,把很多顏色配在一起而看起來很和諧,是頗有挑戰性的,所以創作時間也不短。 她稱,如果要有一種風格來概括:「其實我也沒有答案(不太知道,我會開玩笑說是混亂風!)如果用人物畫風來說會是日系,但加了背景和構圖,發現很難自我斷定自己是屬於哪一個風格的,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都畫下去。」 Shadow 笑說:「有時候畫的人物,髮型、穿衣打扮也是會跟自己的愛好去畫,所以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一點影子。之前聽說過創作者會很像自己的作品,一路觀察以來,我覺得是的﹗哈哈~」 送上不受性別限制的勇氣 她又補充,雖然角色看起來女性化,但不一定就是女生的呢﹗又指現在有很多男生會打扮成自己心中...

程小雅三戰亞運 望再突破自己紀錄 陳佩琦傷患恢復 再戰接力賽狀態佳

杭州亞運賽事熱烈進行,香港運動員屢獲佳績的好消息讓人特別興奮,我們要繼續為準備出賽的運動員打氣﹗ 9月29日是田徑項目比賽的開始,打頭陣的有競步項目,緊接下來有講求合作、爆發力的短跑、接力賽等等。第三次參加亞運的女子競步運動員程小雅於賽前分享,她的備戰準備充足,亦對自己有信心,期望以目標成績 — 至少 Top 8,刷新自己以往的紀錄,創新 Seasonal best。 想有突破就不能放棄新嘗試,以及累積各種比賽的經驗。小雅回憶述說,在今年四月時,她於日本石川輪島第107屆日本陸上競技選手權大會的 35 公里公組別賽事中,當時比賽時風勢頗大,而受天氣影響,進行賽事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加。 「最辛苦係 35公里,繞 35個圈真係好漫長。順利完成 20 公里後,到 27 公里時突然時間漫長到有啲『懷疑人生』,忍唔住諗咗一吓自己點解會參加咗。」去到最後路段,她突然留意到賽場的時鐘,透過提醒自己目標每一公里保持5分鐘,她立刻打起精神,決定『與時間鬥快』,每一次經過賽場的時鐘便在內心扣5分鐘,,她最終以2小時59分32秒獲得季軍,並打破香港紀錄。」 想不到會運動員也有跑到「懷疑人生」的時候,但懷疑過後她依然繼續自己的步伐,更找到讓她堅持下去的秘訣,巧妙的變通,想必這也是她能屢創佳績的過人之處。 她補充指,35公里訓練需要身心刻苦的訓練,而最近在澳洲挑戰的 150 公里競步訓練,就要求更高的體能消耗,亦讓她一度感到頗為疲累,亦需要相應的治療恢復身體狀態。「食好啲,食健康啲,瞓好啲。」也是她分享最簡單直接的治療方法。 「喺外地聽到廣東話鼓勵特別溫暖」 相信幾年前疫情開始,對不同運動員都是新的考驗,也有讓運動員感到無力感的時候。小雅憶述在 2021 年東京奧運時因應疫情下的措施,運動員團隊也有人數限制,程小雅的團隊只有一位教練及一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