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tle Barbie.Barbie Bird.Barbie’s Marriage Story

電影 Barbie 宣佈開拍以後一度成為熱話,其中廣為人所關注的編導們 — 憑 Little Women 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的才女導演 Greta Gerwig 聯同伴侶 Noah Baumbach 共同執筆,令人對今次 Barbie 的改篇格外期待。

Greta Gerwig 和 Noah Baumbach 的電影中,女性角色通常擁有強烈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勇於探索她們的人生、建立自我價值和認同,並且將其與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結合在一起,當中經常呈現出對女性權利的關注,並探討女性在當今社會中的角色和挑戰。

“You Can Be Anything” 是 Mattel(創立Barbie的公司)2014 年起推出的品牌活動,旨在鼓勵和啟發女孩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潛力,並且相信「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既然一如 Mattel 當初所願—「每個孩子都能夠在 Barbie 中看到自己」Barbie 可以成為任何角色、任何人,是她、也是你和我。趁著電影版的 Barbie 仍對故事劇情守口如瓶,我們不妨天馬行空地想像一下,Greta Gerwig 和 Noah Baumbach 會如何運用 Barbie 自身的特質去說故事?

Little Barbie (Little Women, 2019)

Little Women 是一個關於四姊妹在成長掙扎浮沉間的故事。她們於 19 世紀的男性主導社會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和價值,表達女性不需男性的支配或認可,而可以自主掌控自己人生。其中敍述了女性面對婚姻和家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讓觀眾看到當時社會上對女性的種種不公和壓迫。

女主角 Jo March 於電影中有一段作為 1860 年代女性的反抗宣言:

「女人有思想、有靈魂,不只有情感。
她們有野心,有天賦,不只有美貌。我受夠了那些說愛情是女人唯一追求的人。」

Jo March 作為一位女作家,她強調女性自我實現和獨立精神,她寫了一本自傳體小說—亦即是 Little Women,嘗試以自身經歷描述成故事,希望推翻了源遠流長的枷鎖和壓迫框架。

1860 年顯然比 Barbie 面世要早出一個世紀,但 Barbie 這個品牌一直強調 —「當女性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時,她們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潛力」。早在 1965 年,Barbie 就推出了職業女性系列,展現了女性在職場上的能力和自主性。

在過去幾十年中,不乏 Barbie 以作家身份出版過的兒童書籍,例如一本名為《Barbie:人魚的故事》的小說,內容旨在啟發女孩子對海洋生態和奇幻故事的興趣;而圖畫書《Barbie:我可以當寵物獸醫》則講述了 Barbie 作為一名寵物獸醫的工作和生活,希望引起女孩子對動物保護和健康護理的興趣。這些書的主題主要圍繞著女孩夢想和追求,鼓勵她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發揮自己的潛能。

關於作為女人這回事,在各個年代都不容易,但面對風暴,你仍然要學習如何駕馭你的船 ( “I am not afraid of storms, for I am learning how to sail my ship.” – Jo March )。

Lady Barbie (Lady Bird, 2017)

Lady Bird 中,女主角就是一個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不願意接受任何壓迫或約束的女孩。故事講述了 Lady Bird 在高中畢業前一年的生活,她不滿足於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渴望離開加州去紐約追尋自己的夢想。

「我甚至不確定我是否想上大學。我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希望我能經歷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Barbie Dream Gap Project” (下稱 “Dream Gap” )是一個由 Mattel 推出的計劃,旨在消除女性童年時期的「夢想差距」(Dream Gap),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基於社會和文化觀念,女孩往往被認為比男孩更脆弱而缺乏領導能力、更加不擅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理科領域,導致她們從小開始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感到懷疑,出現缺乏自信心的現象。

“Dream Gap” 通過提供資助研究、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教育工具等,支持女孩發揮自己的潛力。此外,計劃還通過推廣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故事和形象,讓女孩們知道自己可以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成長中我們都迷惘,面對如此複雜的切身題材時,你不必跟隨主流,你可以有你的夢想,你可以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

Barbie’s Marriage Story (Marriage Story, 2019)

Marriage Story 講述了一對夫妻的離婚過程,通過夫妻倆的角度來探討婚姻、家庭和個人成長等問題。女主角 Nicole 與 Charlie 結婚後,為了支持他的事業而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從紐約搬到了洛杉磯,她的生活和事業規劃完全依賴於 Charlie 的決定。她逐漸感到自己的價值被淡化和忽視,因而產生了離婚的念頭,希望能夠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軌跡和事業方向。

「婚姻很難,兩個人,年復一年。
有時候你不再看到對方,也許你只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

於戀愛關係中,似乎連 Barbie 這種完美的女人也難逃一劫。

無論於電影抑或現實中,相處從來都是一大課題。Barbie 和 Ken 的愛情長跑看來一直十分順利,但二人也曾經決裂。還記得嗎?Barbie 其中有一句宣傳口號 — She’s everything. He’s just Ken.(她是一切,而他只是Ken)由此可見二人的相處中,Ken只是一個陪襯。這段「不平等」的關係直至2004年情人節前夕,Mattel 官方宣布這對「螢幕情侶」長達43年的緣分走到盡頭,原因竟是 Ken 遲遲不願與 Barbie 結婚,最終在雙方協議下分手(多得這個戲劇性的分手令當年 Barbie 的銷售反彈急增),而 Barbie 後來也「短暫地」另結新歡(逢場作戲的插曲此處就不作多提)。

另一個非官方的說法則出現在2011年的電影 Toy Story 3 中,Ken曾經坦白了他們當年分手的原因。Ken 說他當初在一個慈善義賣活動上偶然發現了一件漂亮的紫色襯衫,他需要 Barbie 幫忙為他出價,但當時 Barbie 卻因為忙於自己的事業而忽略了對方,最終令他感到失望而導致分手(而七年後這對戀人又世紀復合了)。

果然 Barbie 除了提供了夢想,不忘把赤裸裸的現實加進童話中,抑或這個粉紅色的完美國度只是一個糖衣包裝?說到這裡,彷彿有點能理解 Barbie 現時釋出的兩段預告中那股莫名的詭異感了。

那麼,你在 Barbie 中看到自己了嗎?

資料來源:Mattel, IMDb, Yahoo News

圖片來源:IMDb, Netflix, The Film Experience, Pinterest

Powered by AI.
Disclaimer: All content created by BBOLD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of our content infringes upon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We ta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iously and will promptly address any issues.

Stay in touch

Newsletter

Don't m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