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將成為事件的一部分,你將同時體驗它們。
Allan Kaprow
行為藝術的誕生
1959 年,美國藝術家 Allan Kaprow 為了宣傳他在 Reuben Gallery 舉辦的首場演出及開幕,向外界發出了邀請函,「你將成為事件 (happenings) 的一部分,你將同時體驗它們。」他形容這場演出為「一些自發的、碰巧發生的事情」。於是,所有觀眾在毫不清楚活動內容的狀態下到達會場(唯一要求是在活動期間不要吸煙或離開),當他們抵達畫廊的二樓時,他們收到了詳細的指示,確定了各人的座位安排以及該何時離開座位,以便他們依次在劃分畫廊的三個空間中移動,讓觀眾在每個空間中採取不同的觀點以及選擇同時進行的行為,體驗不同且獨特的感受,同時也讓他們透過其自身的存在、聲音以及漫步,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這是 Allan Kaprow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18 Happenings in 6 Parts。
相比起傳統的藝術展,這種方式相當好玩,並且大幅提升了觀眾的參與度。So what’s happening?Allan Kaprow 將其命名為 Happening Art (偶發藝術),也就是 Performance Art(行為藝術)的先驅,Allan Kaprow 也因此被稱為 The Godfather of Happening。Happenings 通常在畫廊內創建的環境或裝置中進行,涉及光線、聲音、幻燈片投影和觀眾參與的元素。當時,激浪派 (Fluxus) 相關的藝術家則把這種行為定義為「任何人、每個人都是藝術家」。
行為藝術的誕生,多少帶點反叛的色彩。許多藝術家利用行為藝術作為一種手段,意圖衝擊和顛覆傳統,改變傳統藝術的結構 — 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以固有的形式存在,不一定再單單呈現在畫布或雕塑上,它可以活生生地與觀眾互動,觀眾不再是旁觀的大眾,而是可以一同參與及感受當下一切 happenings。
最近在與彭靖的通話中,她談到最近在忙的項目以及行為藝術的各種面向,「月尾我會再舉辦第二次的行為藝術體驗坊,頭六天先與參與者進行打開身體感知的行為探索,最後一天將會有一個公開的行為現場展演,就是『熔爐#2』。」她召集了一群來自各種背景、經驗不同的參與者,在短短一星期內由零開始接觸行為藝術。
熔爐行為展現日在大埔藝術中心的基地 BASE 舉行,這是一間由校舍課室改建的工作室,也是彭靖日常創作的場所。是次的主題為 — 毀滅與重生 (Destroy and Reborn)。當天,每位學員都有大約一小時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次行為展現當天,事前並未進行彩排。沒有排演過的演出,必然有機會遇上各種突發狀況,而沒必有預定的解決方法。這種方式對其中兩名身為舞蹈員的參加者 Carmen 和 Denise 來說是次獨特的經驗。「平時表演的時候都有彩排過,覺得不彩排一次是不會知道事情該如何發生。但我覺得這可能就是行為藝術最吸引之處⋯⋯為什麼不可以接受一些意外呢?當然舞蹈也有這種形式的⋯⋯行為藝術,我覺得它比較個人:我選擇做這個 action,所有『意外』都由自己決定。」Carmen 分享道。
Carmen 的演出中,她身穿白色內衣褲,手執一把扁畫掃,把白膠漿塗滿全身。課室內一整排的窗透著夕陽餘暉,打在她身上而閃閃發光。待自然風乾透後,白膠漿於皮膚上結成一層薄繭,她撕下薄膜,時而用手,時而用口,猶如脫下身體的表皮。「總之那一刻,我把皮吐出來,或想把皮彈開,一切都很直接。」
作為一個有多年豐富演出經驗的表演者,Carmen 對現場的氣氛很敏感。在演出期間,她甚至能察覺到空氣不一樣的流動,「你會感覺到場子開始變得沉悶,是否該做些改變呢?」
「悶也是可以的!」彭靖拍了拍她的肩說道。「是的,我也在嘗試把這種悶堅持下去,但你知道現場的能量都不一樣了,氣氛開始沉下去了,就會忍不住說,好吧!作點改變,做些甚麼吧!」「這是屬於你的節奏,也許觀看者也要思考一下覺得悶的原因及源頭,現在這個世代的資訊太爆炸了!讀書也好,看電影也好,或者所謂主流音樂也好,為何一定要高潮迭起?其實身體與行動隨時間會有其變化的出現,現場的能量也繼而轉變,靜止、沉默或所謂「悶」也在其中,也可以很有力量。」彭靖提出關於「悶」的看法。
她再問,有想過要觀眾替你撕下皮嗎?「我忍住了,我不想要觀眾的拯救。」Carmen 很清楚自己作品想要呈現的。這就是藝術的選擇,彭靖再次補充,有觀眾的參與,也許就會成為另一回事,整個概念都會隨之而改變,畫面也會完全不一樣。文首提及過有關行為藝術中觀眾參與的角色,但其實,「不參與」也是一種「參與」,「不參與」也可以與作品有所連結。那一刻,當你坐在台下作為觀眾,眼看著她緊黏在臉上的薄膜與皮膚之間的角力,彷彿也感受到那種破皮的痛。
另一名參與者梓源 (Merry) 的演出以「𖠁⌘ 籠 The cage ⌘𖠁」為題,正如她的 performance statement 中所寫:「有些人看到陰與陽;生命與死亡;女性的掙扎;擁有與失去」。她於工作坊前幾天剛好發生了一件「日常的小事」,讓她再次強烈地產生一種「人總是無法抓緊一切物事」的感覺 — 無條件投放的愛向感情沒有被好好接住的話,該如何安放?在情緒崩潰的狀態下,梓源選擇以這份生活經驗為題材去進行創作,然後,面對著演出時發生的各種臨場「意外」,反而,她看成是空間與物料所給予的回應。
藝術作品所探索的命題可以深入得私密而赤裸,行為則是實踐的一種形式,將其展現於眾人前需要極大的勇氣。梓源全身投入創作的那份感染力,在現場與觀眾深深產生連結、共感。演出後大家彷彿有共識地不去深究作品確切想要表達的訊息,或各種物料的象徵意義。也許,當刻你所感知的就是一切你需要所知。
另一名參加者川允太 (Jack) 以竹屏風作物料,用一種空間與物料產生的關係去展示。
「我之前也會想一下大概有什麼可以做,但過程中有很多都是那時候才發生的。」Jack 分享時談到。在 Jack 演出期間,現場有另一名參加者於尾段介入其中,於是二人在毫無預習的情況下互動 — 沒有交談,只靠行為作為肢體語言,卻無礙於溝通,然而這種語言卻如此有力而令人深刻。
「我覺得,那一刻他正在邀請人參與他的作品中,所以我就去了。」細路 — 那位介入者如是說。這場演出原本只有一個人的壓抑感覺,但隨著另一人的加入,整個氣氛得到了轉變,頓時演變成二人的釋放。二人與數面竹屏風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亦賦予了這份作品另一層意義。
反觀主題:毀滅與重生 — 探索自己的過程也許就是不斷的摧毀與重建,當你放下種種固有既定,重整約定俗成的定義,一切歸零,才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
資料來源:熔爐#2、The Case for Performance Art by Pang Jing
圖片來源:ArtPlastoc
Credit:
熔爐#2 行為現場展現日
Furnace#2 Live Performance Happenings
@performance_art_furnace_hk
熔爐負責人: 彭靖
The host of FURNACE: @pang_jing
參與演出者Participated Performers:
余巧兒 Carmen Yu @carmenyuuu_
暨倩佟 Denise Kary @denise.kst
川允太 Jack @jackchuen0801
梓源 Merely @merryislovely
詠霖 • 細路 Silo @smallroad_
蕭琛蔚 Tese @glitchthatguard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