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散打轉泰拳用一年煉成拳后 身教培養年輕拳手 陳沅程 Jackie 專訪

陳沅程  Jackie Chan,一位前香港散打運動員,現役香港隊的泰拳運動員,同時也是一位教練及泰拳學校創辦人。就在2024年年末的東亞泰拳錦標賽 2024 中,由 Jackie 陳沅程對戰蒙古選手Sanchir Batbilegt,Jackie 繼續沉着氣應對Sanchir Batbilegt 的急進攻擊,準確擊中蒙古選手,為港隊奪得金牌,成為 女子組 60 KG 組別拳后。而這位拳后原來只用了一年的時間,憑着刻苦的訓練及強大的適應能力,成功由散打運動轉戰泰拳運動。

從小好動的她,深受武打明星和電影的影響,成為修練武術的動力,9歲開始便接觸散打運動,擁有多年武術經驗,亦代表香港出戰多次散打賽事。 Jackie 展現了運動員的成長,以及如何因應社會的需求而轉變,展現克服困難和堅持追夢的故事。

練武最怕的不是拳腳而是減磅

Jackie 的武術之旅始於散打。她回憶起2016年參加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的經歷,那時她需要減重以達到比賽的體重要求。過磅前一天,她還欠一公斤,於是提前幾小時起床跑步、焗桑拿,希望能達到標準。然而,最終比賽前上磅還是差了0.3公斤。

雖然當時感到非常沮喪的她,但隊友們的支持讓她沒有放棄,隊友將自己的外套給 Jackie 套著跑,跑了接近 45 分鐘,最終成功減重。這段經歷不僅讓她難忘,也讓她意識到運動員背後的艱辛,Jackie 提及:「第一是真的好辛苦,第二是運動員如果在極短時間減磅,其實都幾傷身,所以自律與控制體重也是泰拳運動員經常會面對的考驗。」

從散打到泰拳的轉變

Jackie 的父親對她的武術生涯有著關鍵的影響,Jackie 提到:「其實當初是我叫爸爸試著打泰拳運動,在她的建議下,她與父親嘗試了泰拳興趣班。這也讓 Jackie 第一次接觸到泰拳,雖然當時她主要還是專注於散打,但這段經歷為她近年泰拳生涯埋下了伏筆。

隨著時間的推移,Jackie 決定跳出舒適圈,從散打轉向泰拳。Jackie 分享:「從現實層面香港散打的普及度還是相對泰拳低。她除了是散打運動員兼職做武術教練,需要掌握更多的搏擊技巧。泰拳與散打在規則和技巧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散打是拳腳術,泰拳則包含了拳、腳、肘、膝等多種攻擊方式,因此也用了一年時間適應全新的搏擊方式。

她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參加成人比賽的經歷,那場比賽中她對陣一位菲律賓選手,結果在第一回合就被輕易擊倒。這次失敗對她來說打擊特別大,幸好在教練的幫助下,透過不斷訓練,克服心理障礙,最終走出陰影。她笑著分享:「在這次克服恐懼方式其實也有些暴力,就是教練不斷地用拳擊打她,直到她不再害怕為止。」這段經歷讓她作為拳手的心理質素進一步提升,變得更強大。

武德是修心養性

Jackie 的武術生涯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心靈上的修煉。她從小就受到教練和師傅的教誨,強調武德的重要性。她提及:「武術不僅僅是打架的技巧,更是一種修心養性的方式。她提到,許多練武的人脾氣較差,但往往這些人在武術上的成就並不高。」因此,她始終將德行放在首位,認為這是一個拳手最基本的素質。

她感謝這十多年來武術對她的影響,不僅讓她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更讓她學會了如何做人。她認為,武術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以親身經歷栽培下一代

Jackie 對香港泰拳的發展充滿了希望。她指出,近年來香港泰拳的資源越來越多,也有更多運動員願意為這項運動付出努力。然而,與泰國相比,香港的泰拳發展仍有差距。在泰國,泰拳往往是窮人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而在香港,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人才能支撐起成為泰拳運動員的夢想。

作為一名教練,Jackie 她希望以自己現役拳手的經驗影響新一代拳手,也會同樣用比較「暴力」的方式煅練學生,希望他們不會害怕拳腳,勇敢、堅毅地進步,不斷突破自己,成為像她一樣的拳手。

雖然現在有不少泰拳的減肥班,能讓更多人接觸到泰拳,但她相信這也可以是任何人開始認識泰拳的機會,並不會對泰拳文化有太大影響。她相信一般人喜歡泰拳的方式都可以是不同的,如果大家有足夠慾望想成拳手,自然會通過自己努力打比賽累積經驗,而她也會不斷努力讓更多人感受到泰拳的力量。

Jackie 從散打到泰拳,從運動員到教練,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武術精神。她不僅在擂臺上展現了自己的實力,更在生活中踐行了武德的重要性。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能夠實現夢想。

圖片來源:IG@jackiemo_knockout

Powered by AI.
Disclaimer: All content created by BBOLD i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of our content infringes upon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We ta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eriously and will promptly address any issues.

Stay in touch

Newsletter

Don't miss